第一百二十七章 赶大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饱餐一顿,刘青山觉得,还是家里的饭菜,吃着舒坦,而且养人。

    因为放假了,老四老五吃完饭就跑出去玩了,一大群孩子,二三十人,也不嫌冷,就在外面疯跑。

    刘青山刚出门,就看到大解放拉着一车人进了村儿,人们身下,都是大包小包的货物。

    自从年货运回来,夹皮沟就组织一个专门的赶集队,有男有女,车老板子和大张罗是领队,杀这么多了。

    张队长乐呵呵地接过话茬:

    “就下刀子这活儿,别人干不了,得大帅上阵,剩下的,大伙都能对付拾掇,咱们人多,多分出几伙儿,怎么也能赶出来。”

    张大帅也在这呢,闻言哈哈大笑:“俺这活最轻省,你们把二百头猪都排好喽,俺一走一过,一刀一个,全部带走!”

    说完看到张杆子也在那跟着嘿嘿笑,张大帅也朝张杆子比划了一下:

    “杆子,到时候你躲远点,俺万一杀红了眼,连你也捅喽。”

    “张大帅,俺们辛辛苦苦,一把屎一把尿伺候出来的大肥猪,全叫你宰了,俺今张杆子这话是带着开玩笑的成分,不过呢,也代表着他一部分心声:

    了,绝对是抢手货,谁家冬完还一挥手,仿佛指挥千军万马一般,嘴里大吼一声:

    “弟兄们,冲啊!”

    嘻嘻哈哈的,就把几件大事确定下来,赶集的人这才回家吃饭,剩下的,多数都往刘士奎家溜达,惦记着看电视呢。

    第二要去溜达一圈。

    好吧,这么多人,吉普车是肯定坐不下了,那就赶一辆大马车算了。

    到老板叔家里,把他家的大马车套上,刘士奎掌鞭,满满坐了一大车人,浩浩荡荡,直奔青山公社。

    马车后面,还拴了一个小爬犁,距离爬犁几米远,四凤儿和五凤儿两个小家伙,就美滋滋地坐在小爬犁上。

    嘴里还哼唱着杨红缨教给他们的歌曲:“叮叮当,叮叮当,铃儿响叮当……”

    欢快的童声,划破冰不回来喽。”

    “老王,那就在咱们这儿过年。”

    刘士奎出言邀请,

    王教授哈哈大笑:“那就说定了,还是农村过年热闹。”

    一路欢欢乐乐,很快就来到公社,把马车拴在兽医院的当院,扔给拉车的大马一个草口袋,叫它慢慢嚼着里面的谷草,剩下的人,就直奔供销社那边。

    毕竟老老小小的,坐了半天马车,刘青山先叫大伙去供销社屋里暖和暖和。

    供销社里,都快满员了,仿佛十里八村的人们,都汇聚在这里似的。

    不论是布匹组还是鞋帽组,还是文化组,哪哪都是人挤人。

    见此情景,王教授也颇有感触:“大伙手里都有了闲钱,购买力自然就上来了,还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好啊。”

    刘青山也点点头:诚然,在这个阶段,大包干确实体现了他的优越性,也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农民的干劲儿。

    “哥,买年画!”

    小老四仰着小脸,用手指着悬挂在柜台上面的一排排年画。

    做样品展示的年画都别在铁丝上,五颜六色,上面都有编号,挑选好了,到柜台上就直接报出编号,然后售货员就给你开票。

    “年画咱们自己就卖,不用在这买的。”

    刘青山也瞧了瞧,供销社的年画,还没他们进的丰富呢。

    “三凤,要不买点五彩纸和大红纸吧,还要写对联扎灯笼呢。”

    二姐刘银凤手巧,年年糊灯笼的活儿,都归她。

    刘青山又摆摆手:“这些咱们也都有,连糊墙的报纸都有,不用在供销社买。”

    “给二娘扯布,做新衣服。”

    山杏从兜里掏出几块钱,小丫头,竟然没把钱全都放小猪储钱罐子里,还留着私房钱呢。

    孩子的心意,叫旁边的林芝也有些感动,

    她轻轻拍拍山杏的小脑瓜:“五凤儿,二娘都在咱们村的赶集队那里,买了好几丈布料呢,每个人都做一套新衣服。”

    小老四这回算是听明白了,歪着小脑瓜看着刘青山:“哥,咱们那啥都有,还在供销社里干啥呀?”

    大人们听了,也都不觉莞尔。

    刘青山朝着副食组那边一指:“咱们还得买糖块儿呢。”

    “买糖喽,买糖喽。”

    两个小家伙嘴里欢呼着,率先向那边挤过去。

    春节未至,但是过年的气氛,却在小娃娃们的欢呼声中,率先感受到了。

    刘青山也不由得翘起嘴角,轻声念叨着:

    “那时的我们很穷,但那时的我们很快乐……”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