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世英名,毁于一旦啊!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这谁呀,连于把头的话也敢质疑,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水库职工顺着声音望过去,却是夹皮沟的一个半大小子,难怪说话不知道轻重呢。

    “青山,于主任是老把头了。”

    张队长也提醒刘青山一句,毕竟他们是受雇的,人家说咋干,就跟着咋干呗,就算打不出鱼来,他们也照样赚工钱。

    于把头也横了刘青山一眼,心里有点不大乐意。

    他在这个大水库好几十年,从小就是在这个水库里长大的,再熟悉不过。

    一个半大小子跟他指手画脚的,那就有点不知于把头栽了个大跟头,一网下去,只捞上来九十多斤鱼,还不到百斤。

    别说一名老鱼把头了,就算是一个小娃娃,随便撒泡尿画个地方,捕到的鱼都比这个多。

    当时在场的村民回来说,要不是他们拽着,于把头直接就跳冰窟窿里了。

    就算这样,这位老鱼把头,也因此重病一场,然后就直接退休,永远离开了这座水库。

    正因为这个,刘青山才站出来,提出不同意见,他可不想大伙白忙活一,这点自信还是有的。

    搞得刘青山也有点犯难:到底该怎么说服于把头呢?

    马车上的大拖网卸下来,好家伙,都是几十米长的大拖网。

    夹皮沟的村民,年年都跟着水库这边冬捕,业务也都十分熟练,车老板子一瞧渔网,就忍不住说道:

    “今年来新网啦,还是新网用着放心。”

    水库的一名职工搭话道:“那是,老板子你忘了,去年咱们冬捕的时候,网眼坏了个大窟窿,跑了不少鱼呢。”

    刘青山却听得心中一动,连忙询问:“大叔,那去年的渔网还能用不?”

    “倒是补好了,不过有新的,谁还用旧(www.fqxs.net)的。”

    那人也瞧着刘青山不大顺眼,居然敢不尊敬于把头。

    刘青山一听,心里有了主意,找到张队长嘀咕一阵,张队长就又找到于把头:

    “老于啊,反正咱们人也多,不如分成两伙咋样,你再给俺们找个地方,俺领一伙人干,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这个……

    于把头有点犹豫,毕竟冬捕这种事,还是比较危险的,要是掉进冰窟窿里,就没个救。

    这时候,该刘青山添一把火了,他乐呵呵地嚷嚷起来:“正好分成两伙,咱们比比,看谁捕的鱼多。”

    毛头小子不知道是总生活在船上,落下风湿的毛病。

    张队长跟水库的人都熟悉,嘴里就跟吴把头闲扯:

    “老吴啊,要不你还是别跟着了,你这姓不好,无就是没有,别把俺们拐得一条鱼打不上来。”

    老吴头也不在意,嘴里毫不客气反击道:“老张,你不在锅台后猫着,跑这来嘚瑟啥?”

    那时候家家户户的锅台都是土的,里面容易生蟑螂,绰号小强,俗称老蟑,跟姓张的张同音,所以常用锅台后,来埋汰姓张的。

    大伙说说笑笑,分出来一半的工具,扛着往北走,车老板子赶着马车,再跑一趟,去拉旧(www.fqxs.net)渔网。

    不到一里地,很快就到了,大伙先抄起板锹,清理冰面的积雪。

    一会儿凿冰窟窿的时候,主要有两个大的:进网口和出鱼口,剩下那些穿针引线的小冰洞,就不用清雪了。

    等露出冰面,就开始镩冰。

    这活最消耗体力,俩人一组,抬着二十多斤的大冰镩子,一下一下,落在冰面上。

    冰镩子通体都是铁的,就跟一个放大版的锥子似的,只是在上部为了方便抬着,焊接了两根横着的铁棍。

    刘青山跟二彪子一组,小哥俩嘴里喊着号子,把冰镩子抬到半空,然后一齐用力,往下一掼。

    噗的一声闷响,冰镩子就重重落在冰面。

    周围的冰面炸裂出一个碗口大的小坑,然后就这样一下接着一下大力夯。

    凿了二三十下,胳膊就发酸,脑门上就开始见汗,但千万不能把衣服帽子啥的脱喽。

    那样的话,被刺骨的西北风一吹,最低也是一场重感冒。

    干不动了就换人,歇人不能歇工具。

    把冰窟窿里凿出来的碎冰,用铁锹清理干净,然后继续开凿。

    冰层将近三尺,足足凿了半个多小时,大伙头上都跟顶着个蒸笼似的,腾腾冒白气。

    每,劳动人民的智慧果然是无穷的,冰这些方法已经传承千年,在隋唐时期,这边还被称作靺鞨的时候,史书就已经记载:扶木而行,凿冰而捕,

    所谓的扶木而行,其实就是爬犁啊。

    等到几十米长的渔网全部入水,大伙也终于松了一口气,凑到一起抽根烟,稍微歇歇。

    理论上,只要冰窟窿凿得够多,渔网就可以在水下一直穿行,入网的大鱼也就会越多。

    可是凿冰洞这活实在太辛苦,而且这季节天短,下午四五点钟就黑天了,所以必须抓紧时间才成。

    等渔网在水下穿行百多米,就渐渐接近了出网口,这边也早就凿好了一个大冰窟窿,作为出鱼口。

    而且还竖起了一个大绞盘,三匹马拉着,一圈一圈在冰面上转圈,利用绞盘,把渔网一点一点拖出水面。

    所以不仅要雇人,还要雇马的。

    一网鱼,多的有好几万斤,靠人力,肯定拽不动的。

    这时候就用不了多少人啦,主要是靠马力,所以剩下的闲人,都往那边溜达,于把头他们那边下手早一些,现在已经快出鱼了。

    刘青山当然要跟过去,等到那边一瞧,渔网已经拖上来大半,这时候肯定是不会上鱼的,鱼都会聚集在网底。

    感觉这边的气氛好像有点凝重,于把头盯着拉绞盘的那三匹马,正发呆呢。

    他是行家,隐隐觉得,今天这几匹马,拉得有点太轻松。

    这就证明,水下的网比较轻,只怕里面的收获不会太大啊?

    “出鱼喽!”

    伴着有人一声大吼,一条大胖头鱼在渔网中被拖出水面,看样子足有十多斤,有力地拍打着尾巴。

    “不错不错。”

    大伙七嘴八舌地称赞着,然后就看到令他们震惊的一幕:整个渔网都被拖拽出来,网底只有寥寥十几条鱼,看样子,都不足百斤。

    这十几条鱼,继续在冰面上被拖拽着,向绞盘那边滑过去,大伙都看呆了,以至于,赶马的人,都忘了喊“吁”。

    怎么会这样?

    一世英名,毁于一旦啊!

    于把头就觉得两腿一软,整个身体里面的精气神(www.shubao.info)儿,仿佛瞬间被抽空一般,噗通一声,坐在地上。

    地上一层水呢,是随着刚才渔网一起带上来的,水下是冰,所以十分光滑,于把头就坐在这上边,跟打出溜滑似的,向着出鱼口滑去。

    那里,仿佛就是万丈深渊一般……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