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三弟子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九章     三弟子

    当然了,因为观测仪器的问题,杨守敬也无法确定,这个金星亮度的变化,是不是周梦臣所提出的如月相一般的阴晴圆缺。

    但是杨守敬本质上,也不是来问清楚这个东西的。

    杨守敬所提问的东西,在杨守敬自己看来,都近乎于刁难了。

    当然了,这也是杨守敬内心的疑问之一。

    原因无他,对杨守敬这样干了一辈子的老。周梦臣的说法,在他看来,太过反常识了。

    他从小接受的教育中,地圆说,是他能够理解的。毕竟这个学说,有很多名声显赫的前辈都出来背书,如朱熹,宋濂等人。但是几乎所有的观点,都下意思认为地球是世界的中心。

    杨守敬从小是这样学的,也是这样想的。

    观念可谓是根深蒂固了。

    杨守敬在算学上,几乎不能动摇周梦臣的理论。在其他方面也找不到周梦臣的破绽来。这才挑一个不算问题的问题,来质询周梦臣。却没有想到周梦臣给出这样一个回答。

    周梦臣觉得自己输出的是科学。但是在杨守敬感受到的是人品。

    对于自己明显带着刁难的问题,周梦臣都能努力的做出解答,而且答案别出心裁,还有一番道理,自然杨守敬听不出破绽来。甚至其中有一些东西,杨守敬觉得自己也要细细的思考,才能给出一个结论。

    不能当场给出评价。

    但是不管怎么说,周梦臣的学问人品,杨守敬今日也算见识过了。

    至于周梦臣刚刚开始的伶牙俐齿,也被杨守敬下意思忽略了。

    毕竟是年轻人吗?有本事的人,自然有一些怪脾气,有本事的年轻人尤其是这样的。杨守敬觉得很正常。一个人在某些方面有着杰出的造诣,人们对他其他方面的宽容度,也会拉得极深。

    杨守敬说道:“好。周先生果然不亏为陛下看重的人。我钦起了客气话,道:“不敢,杨大人家学渊源,是我所见最为渊博之人。”

    周梦臣这一句话,虽然是客气话,但也不是纯客气。也是实话。只是杨守敬在道:“这《欧氏算书》我之前也没有看过的。吴家的确是害道:“那是自然,道:“宏量。”

    引周梦臣进来的杨宏量立即起身说道:“属下在。”

    杨守敬说道:“跪下。”

    杨宏量“扑通”一下跪在地面之上。

    杨守敬说道:“这是我家不成器的孩子,在出口的潜规则了。

    周梦臣大吃一惊,说道:“这不好吧。”

    别人的弟子,是一个比一个小。

    周梦臣的弟子是一个比一个大。

    程大位才十一二岁。刘修水比程大位大上三四岁。而眼前的这位杨宏量是比周梦臣年纪来大一些的。

    这让周梦臣感觉很不习惯。

    毕竟这个时代的师父,并不是后世的老师,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今日收一个弟子,就相当多一个儿子。对于那些年龄小的,比如程大位,周梦臣也能接受,但是让比自己大上两三岁的人,在面前磕头叫师父。

    周梦臣就好像是衣服里面钻入跳蚤了,浑身不舒服。

    就周梦臣本身来说,让他教授别人可以。但是最好不定订什么师徒名分为好。

    “怎么?”杨守敬说道:“周先生说话不算数?”

    但是周梦臣这种反应,在杨守敬看来,其实就是不想教杨宏量。

    以这个时代的考量,周梦臣所掌握的知识,即便他自己说不吝啬外传。但不外传并不代表什么。

    钦,他们各家的学问是那种毫无底线的外传,是谁都能来学习?

    想什么?

    除非圈里人,或者有交情。否则想拜入门下,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杨守敬理解周梦臣的不外传,就是这个意思。

    周家的学问,固然不会只教授周家血脉。但是也不是阿猫阿狗都能来学的。周梦臣的弟子必定是精挑细选的。杨家与周家的关系并不算亲近,周梦臣自然不愿意教了。

    所以杨守敬用周梦臣的话来挤兑他。甚至还端起了一丝丝的官腔。

    想让周梦臣明白,虽然他这个钦天监正权力不大,但也是他周梦臣的正管上司,想为难他也是一件非常轻松的事情。

    只是两个人的思维最接近的,却是在天文学上的。除此之外,两个人的思维简直相隔一个马里亚纳海沟,周梦臣完全没有接受到,杨守敬挤兑,带威压,又暗示穿小鞋的信息。

    只是见杨宏量跪地不起,看上去颇有诚意。心中一软,暗道:“罢罢罢,多教一个人便是了,不能让人一直跪着啊?”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