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摆明了要鞭尸啊!(第二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崇祯给曹程回了一封信:不要打草惊蛇,继续查。

    东南的大家族非常多,有钱家族也非常多。

    一是因为自宋朝以来,中国经济南移,主要转移到了东南一带。

    二是隆庆开关的红利,早就了大批商人大富豪。

    三是大明开国之初的国度就在东南,直到朱棣后来才将国度迁移到了北京。

    综上所述,一个地方富有,会有这样积累特征。

    一、读书人多。因为有闲钱,才有闲余时间读书,没钱连活命都是问题,买不起书,上不起学,只能种地糊口。

    二、人们的思想更加开放。

    在古代,做官才是人生成功的唯一标准。

    可是在明朝中后期的东南却不同。

    读书人不一定非要做官,做生意也可以。

    在正统的历史上,更是诞生了顾炎武那种君主立宪派的思想。

    总之一句话总结:东南就是想彻底放飞自我。

    明末行政系统崩坏,导致地方官府在地方肆意妄为,但地方官府最多也就是勾结地方地主、乡绅欺压百姓。

    可是东南这一块,丫的是极度的膨胀啊有木有!

    他们已经不满足于此了。

    他们要更大的权力,例如限制君主的权力,例如大规模开放海贸的权力,例如限制商税等等。

    总之,这里是一个特殊的利益集团。

    大明有许多既得利益集团。

    例如勋贵、官员、乡绅和地主。

    勋贵和官员都是权贵阶层的利益集团,他们拥护的是手里的权力。

    乡绅和地主,是生产资料的利益既得者,他们拥护的是手中的土地。

    而东南呢?

    他们的需求是成为大明朝的一个大特区,有特权。

    而这个特区想吸血,又不想给其他地方供养分。

    东南的权力能和平收上来是最好,如果要动武,就必然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毕竟,那里的老百姓都是无辜的。

    所以,崇祯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多条线,来抽筋剥皮。

    不急,不要急。

    外面以为的刘宏案已经定案,但实际上真正的好戏还没有开始。

    外面以为的国子监案已经结束,但其实,这才拿到哪?

    昨法所说:经济基础一直在发展,对应的上层建筑必须为了适应经济基础而做出调整。也就是说,上层建筑的变革是无时无刻都在发生的。

    所以,一年一度的新政会,其实就是探讨新政的效果、执行和问题。

    而随着今年新农政的全面铺开,新农政已经完整的走过了两年,崇祯的变革也算是顺顺利利走了下来。

    至少,在按照他的方向走。

    第一个五年计划,应该是可以完成的。

    正月十六日,崇祯看完温体仁的密奏后,便提前召见了几个人。

    一个是河南布政使李岩,一个是湖广布政使邱禾嘉,一个是陕西布政使尹伸,一个是山西布政使赵建极,山东布政使张梦鲸。

    不仅如此,还召见了李邦华和卢象升。

    听完这些布政使关于去年的所有汇报,崇祯颇为高兴。

    崇祯元年,陕西大旱,赤地千里,民不聊生。

    在正统史书上,王嘉胤等人**而起,农民军迅速烧遍(www.fanwai.org)陕西和山西,进入河南,一路风卷残云。

    但是,这一切在这三年张凡全力赈灾之后,没有发生。

    这说明,陕西的灾情被稳住了。

    三年,花了三千万两(至少195亿元)。

    按照施凤来报来的明年的预算,陕西的赈灾会减少到600万两。

    而新农政下,山西、山东、陕西、河南、湖广等省份,都在扩大水渠的开凿。

    山西在这两年,开了三条水渠,山东也开了三条,陕西更是开了十条水渠,将黄河的水和无定河的水都往分支引。

    河南也开了四条水渠。

    不得不说,整顿吏治是真的有用的。

    以前那是开一条水渠可能要花个几十年时间,最终无疾而终的,因为钱一拨下去就会没了。

    现在,把钱扔下去,里面肯定还有贪的,至少东西出来了啊!

    不仅如此,在今年农政院强力推行下,这五个省都已经开始建设正规的肥料处理基地。

    不仅仅承包给本地商人在做,为了维稳肥料价格,当地的官府也会制作。

    这些都是新农政的一环。

    在这样的全力推动下,各省今年粮食,比去年普遍(www.fanwai.org)增长了30%。

    这也是这一次大同镇之灾,山西能定住的原因之一。

    不过,崇祯找他们来,是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跟他们说。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