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种出了一个民间故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李建树把拌桶放进堰塘。

    拌桶如船一样,浮在水面上。

    “建树叔,我来帮你吧。”李悠然说道。

    现在时间还早,李悠然又没什么事做。

    索性决定帮李建树清理水葫芦。

    李建树连说不用,表示他一个人就可以了。

    李悠然让李建树不要客气,说他现在反正也没什么事情,正好找点事情做。

    李建树同意了。

    李悠然将铁环还给杨二娃,让孩子们自己玩。

    孩子们连声说“好”。

    然后,和李建树一起,如上船一样,上到拌桶里。

    拌桶的排水量挺大,可以轻松的载起两个成年人。

    两个人一人一边,各自都拿了一根事先准备好的竹棒,当船桨用,将拌桶往长满水葫芦的区域划去。

    还挺好玩的。

    到了长满水葫芦的区域,两个人直接用手,将水葫芦从水面上抓起,然后放进拌桶。

    水葫芦已经开花,紫蓝色、紫红色相间,且花朵不小。

    无论是之前远看,还是现在近看,都十分漂亮。

    就这样将其破坏,感觉还挺可惜的。

    但没办法,必须是要清理的。

    李悠然在考虑,以后是不是可以在自己的院子前面,挖一口堰塘?

    然后丢着水葫芦进去,任其生长。

    想法是不错,就是工程量有点大。

    以后看吧。如果想挖了,就开始挖。

    一了要将背篼编成? 那肯定就是要编成的。

    等能够可以熟练的劈出可以用的青篾之后,就可以正式开始编背篼了。

    感觉希望就在前方不远。

    一个小时之后。

    感觉还不错。不过? 已经到了可以弄晚饭的时间了。

    先去弄饭了。

    吃? 终究才是最重要的。

    李悠然今故事一个。”

    李悠然微微一愣。

    民间故事?连民间故事也可以掉落吗?

    民间故事,顾名思义,就是在民间流传的故事。

    什么类型的故事都有,或真实感人,或荒诞不经等等。

    这个世界从古至今,也有很多民间故事流传。

    比如前面说的那个关于背篼的故事,就可以算作是一个民间故事。

    不知道现在掉落的这个,来自地球的民间故事,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既然会掉落,那肯定会是地球上经典的民间故事。

    李悠然很期待。

    抓紧时间将剩下的丝瓜收完,一共55根,完全放进物品栏里。

    然后又选了一种新作物种下。

    选的是之前种过的土豆。

    他有点想吃炒土豆丝了。

    之后,回到屋里,躺在床上,唤出物品栏。

    找到刚刚得到的民间故事。

    打开。

    《梁山伯与祝英台》!

    很明显,这是两个人名。是典型的民间故事名字。

    继续看内容。

    说是在越州上虞县,有一个叫做祝英台的女子。从小喜欢吟读诗书,一心想出外求学。

    因为当时女子不能抛头露面,便和丫头银心乔装扮成男子,前往越州读书。

    两个人在途中遇到了,同样要前往越州读书的,一个叫做梁山伯的男子。

    祝英台和梁山伯二人一见如故,两人便结伴而行。

    在越州读书期间,梁山伯和祝英台形影不离、同床共枕。

    但梁山伯始终不知祝英台是女儿身。

    这……有点不合理。但无妨,民间故事嘛。

    之后,祝英台爱上了梁山伯,并且主动表明自己是女儿身。

    梁山伯当然也就就此爱上了祝英台。

    梁山伯去祝家提亲。

    但祝家却要将祝英台嫁给一个叫做马文才的文。

    梁山伯思念成疾,最后去世。

    祝英台听闻后,悲痛欲绝。然后答应了可以嫁给马文才。

    只是要求接亲队伍要从梁山伯的坟前路过,她要去祭拜梁山伯。

    马家答应了。

    接亲队伍到了梁山伯坟前,祝英台下轿拜墓。

    突然,梁山伯的坟墓裂开,祝英台毫不犹豫的跳了进去。

    坟墓又合了起来。

    然后不久,从坟墓里飞出一对形影相随的蝴蝶……

    看到最后,李悠然心里一喜。

    原本以为这是一个让人唏嘘的爱情悲剧,没想到在结尾时,突然峰回路转。

    变得不再那么悲情了,反而还显得十分浪漫。

    总的来说,当然还是一个悲剧。但最后的结局,却平添了无尽的浪漫主义色彩。

    让整个故事显得不再那么悲戚了。

    这结局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啊!

    李悠然忍不住赞叹出声。

    怪不得能够成为地球上经典得民间故事呢。

    就凭最后化蝶的一幕,都足以成为经典了。

    李悠然在心里感慨。

    ……

    求月票!求推荐票!

    兄弟姐妹们,投一点啊!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