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你好,一九八四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大头的相亲很顺利,双方以及家长都很满意,自然是张罗了一桌子酒菜,宾主尽欢。

    刘青山本来是全程打酱油,不过在回去的路上,媒婆三奶奶的一句话,却叫他差点把吉普车给开沟里去。

    三奶奶乐呵呵地说道:“青山啊,人家的四丫头,就是叫刘文娟的那个,看上你了,托我问问你啥意见?”

    还好刘青山及时点了几下刹车,吉普车这才停在沟边。

    “三奶奶,俺还上学呢,不想找对象。”

    刘青山连忙一口回绝,这相门户咋还带相一送一的呢。

    张队长也喝得小脸红扑扑的,心情更是不错,亲事这就算定下来了,等过些日子,双方协商一下,确定下彩礼。

    这时候农村定亲,都讲究“过礼”。

    过完彩礼之后,虽然没登记结婚,但是逢年过节的,也可以把没过门的媳妇接到家里住上几出他们合作社第一批蔬菜,就给每家每户带来一百多快的收入的时候,对方那震惊的表情,现在想想,心里还爽快呢。

    听那位刘老支书的意思,来年守林大队也要搞大棚,还要接大头过去指导指导,他这个当爹的,都替儿子感觉骄傲。

    而他们合作社的这些项目,都是刘青山鼓捣出来的,是真正掌舵的。

    他这个队长和老支书等人,不过都是执行者而已。

    回到家,着什么。

    “大姐夫,你回来啦!”

    刘青山嘴里招呼一声,然后还拍了几下巴掌:“欢迎大作家载誉归来!”

    老四老五一见,也跟着鼓掌,搞得高文学脸都红了,连连摆手。

    于是刘青山也坐到炕上,一边嗑瓜子,一边听大姐夫讲这次的经历。

    当他得知大姐夫已经成功加入省作家协会之后,也真心为大姐夫感到高兴:

    “现在俺姐是万元户,俺姐夫也成了作家,你们这小日子越来越红火,等来年开春,就盖新房。”

    对于盖房子,高文学倒是一点没意见,这一铺大炕睡着,小老四还喜欢捣乱,实在太不方便了。

    说完房子的事儿,高文学又兴奋地推推眼镜:“三凤儿,这次还有一个好消息,上次有位首都电影学院的导演,来信说要拍电影的事儿,你还记得吧?”

    刘青山点点头:“记得啊,还要了歌谱,是老姐给整理出来的呢。”

    高文学兴冲冲地继续说道:“这次人家专程去找我,要把小凤儿这部作品改编成电影,当做毕业作品,对了,那个年轻的女导演叫胡玫。”

    “难怪上次来信的时候,署名是玫瑰呢。”

    在记忆力搜索一下,刘青山还真回想起来一些,这位也算是知名的女导演了,着实拍过几部大作品,像雍正王朝和乔家大院啥的。

    不过毕业作品嘛,一般都是小打小闹,也不能指望一炮而红。

    但是终归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刘青山觉得有必要庆贺下,于是宣布道:“那明:

    “万元户咋了,就算成了真正的万元户,也不能什么酸菜最好不吃,里面这个盐那个盐的,刘青山才不在乎呢。

    都吃几十年了,不也都活得好好的吗?

    这个道理就跟吃蕨菜差不多,听蝲蝲蛄叫唤,还不种地了呢。

    刘青山正剁得来劲呢,屋门一开,一个人影裹着寒风冲进来,扭头一瞧,刘青山不由大叫起来。

    “二姐!”

    可不是刘银凤嘛,俏生生地站在眼前。

    元旦,学校放了两这样将来能长大高个。

    拔萝卜和另一项常见的“揪鸡儿吃”,是当时喜闻乐见的两项逗小孩的娱乐活动,当然,后者仅限于男孩儿。

    大伙包饺子的时候,林芝还从柜子里取出一本日历,别到新的日历牌上。

    今,张杆子曾经创下一项夹皮沟的记录:自个吃一盖帘饺子。

    “放鞭炮,放鞭炮!”

    老四嘴里嚷嚷着。

    他们这边,不大重视阳历年,认为春节才是真正的过年,所以很少有在元旦放鞭炮的。

    主要是因为刘青山从春城回来的时候,买了十几挂小洋鞭,是给老四老五拆着放的。

    刘青山当然要满足两个妹妹的要求,找了两个小棍,叫彩凤和山杏拿着,各自拴了一挂小洋鞭,啪啪啪地响成一片。

    还真别说,这小洋鞭别看比火柴杆粗不了多少,但是却挺响的。

    这边准备放鞭炮,那边饺子就下锅。

    饺子太多,分两锅煮,刘银凤早就舀了饺子汤,给两位爷爷烫了一壶酒,爷爷和哑巴爷爷他们捏着小酒盅,边吃边喝。

    哑!

    哑巴爷爷吃了一个韭菜馅的饺子,便一个劲点头。

    这十冬腊月的,能吃上韭菜鸡蛋馅的饺子,那真叫一个鲜啊。

    等刘青山煮完饺子,上桌尝了一个韭菜的,也忍不住大笑:“咱们这韭菜,卖贱喽,应该卖一块钱一斤的!”

    “人心不足。”

    杨红缨就看不惯某些人嘚瑟,不过在尝了一个韭菜饺子之后,也不吭声了,一个劲挑素馅的吃。

    这个还是能从外皮区分出来的,韭菜比较绿,所以隐隐能透过来一些绿意。

    小老四也接过话茬:“人心不足吃饺子,咯咯,饺子真好吃。”

    看着热气腾腾的饭桌,还有一大圈高高兴兴的家人,刘青山的心中,也觉得无比踏实:

    老有所乐,幼有所依,年轻人各有各的奔头,这才是他想要的生活。

    ————————

    新的一周即将开始,各位朋友,追读很重要,养书眼泪掉,收藏不能少,月票也需要!

    大伙儿每天看看吧,新书的成长,离不开大家的支持!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