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万元户真不是凑出来的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的是鄂伦春那些猎人,就喜欢佩戴狍子角,是勇敢的象征。

    所以他把这双角送给刘青山,也希望他能够更加勇敢。

    师父送的礼物,当然毫不客气地收下,然后他又掏出哑巴爷爷的分红钱,递了过去。

    哑巴爷爷摆摆手,示意自己不要钱,刘青山就又揣了回去,那就先放在自己这,帮师父一起存着吧。

    下山回家,就看到大姐喜滋滋地,嘴都合不拢,刘青山就忍不住问:“大姐,俺姐夫回来啦?”

    刘金凤不由分说,拽着他进了鸡舍,绕到鸡笼后面,只见蛋槽里面,躺着好几枚乳白色的鸡蛋。

    “哈哈,这是开裆啦!”

    刘青山也立刻欢喜起来,辛苦忙碌半年,最初的那百只蛋鸡,终于开始下蛋了,难怪大姐这么高兴呢。

    “三凤儿你小点声,别把鸡惊到。”

    刘金凤不满地白了弟弟一眼,她在书上看过:母鸡受到惊吓,会影响产蛋的。

    老百姓中间也流传一句话:鸡怕撵,狗怕舔,也是一个道理。

    姐俩一起动手,把鸡蛋捡到篮子里,一共有二十多个,这些鸡蛋表面,还沾着淡淡的血迹呢。

    毕竟是第一次开裆下蛋,道理就跟女人第一次那啥有点相似。

    “早上卧一盘鸡蛋,一人一个,品尝一下大姐的劳动果实。”

    刘青山进屋之后,就嚷嚷一声,引得老四一声欢呼:“吃鸡蛋喽!”

    “还是留着换钱吧?”

    林芝勤俭惯了,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用鸡蛋换零花钱,这个也是当时农村妇女的常识。

    “妈,现在日子好了,而且会越来越好,可别舍不得吃啊。”

    刘青山立刻开始做思想工作,并且还表示:以后每:

    “大姐,你肯定是高兴得昏了头,把第一个搅碎的鸡蛋也算上了呗。”

    “哈哈,还真是。”

    刘金凤也恍然大悟,引得大伙也跟着哈哈笑。

    等刘青山一低头,发现自己碗里又来了个鸡蛋,眼睛在饭桌扫了一圈,山杏的碗儿空着呢。

    “老人小孩最应该吃鸡蛋的,哥哥身体棒,吃不吃都行。”

    一边说着,刘青山一边又把鸡蛋送回山杏碗里。

    结果因为少了一枚鸡蛋,大伙谁也不动筷,都让来让去的,一会儿都凉了。

    还是刘青山有办法,又拿来一枚生鸡蛋,瞧得小老四直眨巴大眼睛:“哥,你要喝生鸡蛋啊?”

    村里的小娃娃馋了,也有偷家里的鸡蛋,然后生着喝的。

    刘青山记得,后来看过的一个电影,发哥往装着啤酒的杯子里,打了好几个生鸡蛋,然后就咕嘟咕嘟,一口气喝光。

    不过他可不准备喝生鸡蛋,毕竟不那么卫生。

    只见他把碗里的鸡蛋用筷子抽打一阵,又放了一小勺白糖进去,然后把暖壶里面新烧的开水倒进去。

    碗里的鸡蛋,就变成了金黄色的蛋花,因为加了糖,喝起来还会甜丝丝的。

    刘青山把冲好的鸡蛋水,端到母亲林芝面前,这样喝,还是挺滋补的。

    问题解决,大伙这才一起吃鸡蛋,刘青山没急着吃,先用筷子把鸡蛋夹成两半,感觉蛋清很有弹性。

    再瞧瞧蛋黄,色泽金黄,跟夏要坐吉普车,老四老五也俩眼放光,在屋里就开始穿衣戴帽。

    “我也想去兽医院一趟。”

    刘金凤想了想,也找了个理由。

    刘青山琢磨一下,公社这边都熟悉,应该也没人管他要驾驶证,于是挥挥手:“那就走吧,正好一车。”

    “坐车喽,坐车喽!”

    两个小家伙欢叫着跑出去,结果招惹来一大群小娃子,都嚷嚷着要坐车。

    这个是刘青山早就答应的,肯定赖不掉,只能承诺回来再拉他们。

    开着吉普车就是快,十几里地,一撒欢就到了公社,小老四他们还觉得没坐过瘾呢。

    吉普车直接开进公社大院里边,大姐老姐领走了两个小不点,刘青山则先去派出所招呼一下,把吉普车和大卡车落户的手续交上去。

    不过当刘青山拿出户口本的时候,却被告知年龄不够,不能落到他的名下。

    “没事,那就用俺大姐的名字,或者,大姐夫的也行。”

    刘青山早就有了预案,至于刘金凤结婚,为啥没把户口迁出去,原因很简单:高文学把户口迁过来了呗。

    那时候的户口本,页数都用的挺多的,没法子,家里人口都多。

    就像刘青山家的户口本,跟爷爷奶奶都在一起,现在又多了高文学以及山杏,整整九口人,名副其实的一大家子。

    等填完表,就看到人影一闪,杨红缨走进来:“三凤儿,正好把我的户口和粮食关系都落到你们家户口本上,支书都给我开证明了。”

    啥?

    刘青山一愣:“这不成,俺家是农业户口,你是吃商品粮的。”

    办手续的公安也蒙了:“没这个先例啊,都是农转非,哪有掉过来的?”

    杨红缨的态度却非常坚决,当合作社分红的时候,也有她一份,她就下了这个决心:

    把自己跟夹皮沟,彻底捆绑在一起。

    办事的公安也整不明白,只能说是先送到县公安局再说,然后他就跟着刘青山一起出来,说是要开他的小吉普遛两圈。

    他们所里就一辆挎兜摩托,至于吉普车,整个公社才一辆,哪轮得到他们这些小民警。

    到院子里一瞧,好家伙,一大帮人,都围着吉普车品头论足呢。

    “青山,你小子行啊,都有吉普车啦,还是新车,比俺这个公社书记都牛。”

    孙书记竟然也在这,嘴里还开着玩笑。

    “俺也不想要啊,这都赶上喝油了,可是没法子,汽车厂看中了俺的小轿车,非得拿这个换不可。”

    刘青山嘴里也说笑着。

    至于他说的油钱,这个时候的油价,在他看来便宜透了,一斤还不到三角钱呢。

    没错,这时候的汽油,不是论升,而是论公斤的。

    不仅仅是汽油,那时候大多数的液体,都是论公斤的。

    那些公社干部,都羡慕地望着崭新的吉普车,在这个时代,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吉普车是什么概念?

    打个比方,大致相当于后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差不多吧。

    三万多块的价格,以现在的工资标准,干一辈子工作,也赚不到这个数啊。

    最高兴的还是孙书记,他伸手拍了一下机盖子:“青山,这回你的万元户可跑不了吧,不算别的,这一辆吉普车,就顶三个万元户呢!”

    为了万元户的事儿,孙书记头疼好些破家值万贯,可是绝大多数人家,无论咋凑,也都差远了。

    现在好了,实打实凿的万元户,就在眼前。

    刘青山才想起来还有万元户这茬,正好看到大姐领着老四老五转回来,于是伸手朝着刘金凤一指:“这车是俺姐的名儿,万元户也得她当。”

    孙书记一拍大腿:“女万元户,那更好啦,可以给广大妇女同志树立典型嘛!”

    ——————

    每张都是足量更新,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一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