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二进春城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大伙一时间都愣住了:啥玩意叫唤呢?

    刘青山连忙提醒了一句:“是来电话啦。”

    老支书一听,这才慌手慌脚地拿起听筒:“歪,歪,崴,外……你倒是说话啊,真是急死人啦!”

    “支书爷爷,你把听筒拿倒了。”

    刘青山只能又提醒一句。

    哦,原来是拿反了,业务不熟练啊,到底是老支书,在娃子们的哄笑声中,面不变色地把听筒颠倒过来。

    然后又对着里面喊起了“歪”的四声训练,听得那些小娃子直纳闷:咋好像杨老师在课堂上教我们汉语拼音似的?

    “你们能不能换个明白人接电话!”

    周围的人,都听到电话里面传来的怒(www.shubaojie.com)吼声。

    老支书这回也听到了:“是公社的孙书记吗,孙书记,你有什么指示……啊,叫刘青山接电话啊,好滴,好滴。”

    他点了几下脑袋,咔哒一下,就把听筒又扣到电话机上。

    然后转身面向刘青山:“青山,找你的!”

    夹皮沟第一个接到的电话,是找刘青山的,结果被业务生疏的老支书给挂了。

    多么富有历史意义的一刻,就这么给搞砸了。

    夹皮沟第一个打出去的电话,也是刘青山拨出去的,找公社的孙书记。

    交谈几句,撂下电话,原来孙书记是转d县长的指示,县长也是转述春城汽车厂那边的来电:托马斯赠送刘青山的那辆进口小轿车,已经到啦!

    这有电话就是方便,终于不用像上次那样,折腾一大圈。

    对于小轿车,刘青山倒是没有太多的期待,这玩意他早就开腻了。

    可是夹皮沟的这些村民不这么认为,一张张脸上都乐开花,简直比刘青山这个车主还高兴。

    “小轿车啊,都是大干部坐滴,青山,到时候俺坐你的小轿车转一圈,体验一把大干部的感觉。”

    张杆子第一个报名,随后村民就自发开始排号。

    这时候,大张罗忽然咋呼起来:“你们先都往后排排,元旦那出了大伙的心声。

    其实刘青山这次下山,主要也是惦记着这件事呢,就算没有小轿车这档子事,他也准备跑一趟春城。

    点头应承下来,他考虑更加周全地说道:“俺看看能不能叫汽车厂方面出车来拉菜,咱们在家先多准备点草帘子和破棉被啥的,好好的青菜可千万别冻喽。”

    大伙都一起点头,大张罗笑呵呵地说:“汽车厂别的没有,就是汽车多,肯定没问题!”

    正事说完,就进入扯蛋时间,张杆子一个劲拍大腿:

    “青山啊,你说你这小轿车要是早点弄回来多好,后,这阵子大棚正是关键时期,他不能撒手。

    二彪子刚回来不长时间,家中里里外外的,也想多帮着干点活。

    那总得找个伴儿啊!

    一人为私,两人为公,刘青山最后还是拉着老板叔,一同前往。

    毕竟老板叔是队里的会计,涉及到财务方面,有他在场也比较好办。

    村里开了介绍信,又到公社换了信,爷俩终于在第二天早上,辗转来到了春城。

    这是刘青山第二次来春城,和前一次的忐忑和窘困相比,短短不到半年时间,他已经有了十足的底气。

    眼下明显能够感觉到,街面上跑着的车辆更多了,除了有轨电车之外,偶尔也能看到几辆外形老旧(www.fqxs.net)的小轿车驶过。

    街道两侧的招牌,也变得愈发丰富起来,刘青山眼尖,竟然发现,在那些国营的牌匾之中,已经出现了少数的个体招牌。

    就像那家写着“珍珍美发店”的牌匾,橱窗上贴着美女大波浪图片的店铺,明显就是个体户。

    它和不远处那家庄严肃穆的“人民理发店”,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照。

    在道边,刘青山甚至还看到了一个冒着腾腾热气的大油桶,一个中年妇女嘴里不时吆喝两声:“烤地瓜,热乎烤地瓜。”

    刘青山的嘴角不由得浮起微笑:个体经济,已经悄然兴起,不再遮遮掩掩,而是光明正大地走上历史舞台。

    “青山,你瞧啥呢?”

    车老板子怀里抱着个兜子,感觉自己的眼睛都不够用了:这就是大城市啊,实在太大啦!

    “看那个卖烤地瓜的摊子,老板叔,你能想到什么?”

    刘青山乐呵呵地反问一句,他知道车老板子也算是夹皮沟比较有见识的人物了,以后出来闯荡的机会应该很多,可得好好引导引导。

    车老板子不大好意思地咽了下口水:“地瓜烤得挺香,俺在这边都闻到香味了。”

    好吧,先吃早饭去,同样的事物,在不同人的眼里,代表的含义也就会不同。

    虽然街边上还没有出现早点摊儿,但是已经出现个体户开办的早点铺子,两个人走了一段路,就发现一家。

    进去之后发现,生意还挺不错,是人头济济。

    好不容易才找了两个空位,刘青山要了包子稀粥,然后就发现老板叔盯着人家刚炸出来的大油条,眼睛都直了。

    那油条一尺多长,金灿灿的,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刘青山也忍不住又要了一根油条。

    至于老板叔,则直接要了三根油条和一大碗豆腐脑。

    老板叔往豆腐脑里舀了一小勺辣椒,拌匀之后,就美滋滋地吃起来。

    这油条,酥又脆,满口香,老板叔风卷残云一般,眨眼间,三大根儿油条就下肚,摸摸肚皮,好像才半饱。

    三根油条啊,而且每根都是一对儿的,价格真心不贵,才八分钱一根。

    他也不好意思再吃了,小声跟刘青山嘀咕:“咱们爷俩带的粮票可不咋多呀,得省着用。”

    刘青山看到一名服务员正抹桌子呢,就问了一句:“同志,不用粮票行吗?”

    服务员朝刘青山笑笑,然后点点头,嘴里还热情地解释:“可以,就是价钱要贵一些。”

    这就是国营和个体之间的区别了,一个古板僵化,另一个则灵活许多。

    要是到国营饭店用餐,没有粮票的话,你有多少钱也白搭,人家是真的不卖给你呀。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