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棒槌找棒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二半夜出去,在柴火栏子那边又瞧见黄鼠狼吗?

    能说早上出去挑水,看到狗窝边上,又多出一张被撕烂的耗子皮吗?

    这样下去,再过两瞧着咋长得熊头熊脑呢?

    “没事,这是哑巴爷爷养的,不咬人。”

    刘青山赶紧又吆喝一声。

    估计是听到他的声音,那只小黑熊立刻撒开刚子,直接向着刘青山奔过来。

    跑得有点急,都连滚带爬的。

    这小家伙,你是看俺亲啊,还是看俺兜里的糖亲?

    刘青山乐呵呵地剥了一块糖,塞进小黑熊嘴里,然后就看到哑巴爷爷从木刻楞里面走出来。

    他刚要和哑巴爷爷招手,却见从木刻楞后边,跳过来一只动物,三条腿着地,一只前腿耷拉着,一瘸一拐的,凑到哑巴爷爷身前。

    “傻狍子!”

    同来的张大帅一声大喝。

    这也是行走山林猎户们的习惯,看到狍子,必然要大吼一声傻狍子。

    因为狍子这种动物,好奇心特别强,啥事都想研究研究。

    你大声吆喝,它们不但不会吓跑,还会停下来瞧瞧,然后就开始琢磨:这两条腿儿走路的,吵吵啥玩意呢?

    偶尔同伴之间可能还会交流一下心得体会,比如说,旁边的一只狍子就会好心好意地提醒同伴:“嘿,老二,刚才那叫你呢。”

    跟着,就会伴着猎枪的轰鸣,一只或者几只狍子倒下。

    由此可见,好奇心并不仅仅会害死猫。

    张大帅吼了一嗓子,然后哈哈大笑:“今中的动物。

    只要是生活在这边的人都听说过这句老话:棒打狍子瓢舀鱼。

    那只狍子就跟在哑巴爷爷身旁,对他很是依赖的样子,而且也不怎么怕人。

    狍子的体型,比梅花鹿还要小一号,一身土黄色的厚毛,竖着一双大耳朵,大眼生生的,瞧着就感觉萌萌哒,很有喜感。

    “你瞅啥?”

    刚子愣头愣脑地问了一句。

    狍子眨眨大眼睛,继续盯着他瞧,估计心里说呢:

    瞅你咋滴?

    “再瞅个试试,宰了你吃肉!”

    刚子手里比划了一下砍头的动作,那只狍子抖抖短短的小尾巴,赶紧躲到哑巴爷爷的身后,瞧得大伙都哈哈直乐:这东西也知道找靠山啦!

    刘青山心里也挺高兴的:养狍子,也是一条发家致富的出路啊。

    哑巴爷爷也满脸笑容,比划了一阵,说明狍子的来历。

    也不知道怎么断了一条腿,就被哑巴爷爷给扛回来,免得被狼给吃了。

    “不是,这林子里还有狼?”

    刚子有点被吓到了。

    刘青山笑笑:“没事,咱们这么多人呢,只要不落单就成。”

    说完,他就拿出一张照片,递给哑巴爷爷,这是上次给哑巴爷爷照的,已经洗出来了。

    照片虽然是黑白的,但是哑巴爷爷威风凛凛地站在木刻楞前面,身后簇拥着一群猎狗,还真有点山神(www.shubao.info)老把头的气势。

    要是照片中,那只小熊不抱腿的话,气势还能更足一点儿。

    嗬嗬嗬……

    哑巴爷爷的嘴里,也发出古怪的笑声,他伸出蒲扇般的大手,使劲拍拍刘青山的肩膀,显然对照片也十分满意。

    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张照片,一定要好好保存。

    刘青山却被他给拍得直咧嘴:哑巴爷爷这手劲儿,还真大啊!

    在木刻楞这边短暂停留之后,大伙就结伴进了林子,开始采摘冻蘑。

    刚子和大飞哥算是开了眼界,林子里的东西,瞧啥都稀奇,嘴里不停地问这问那,都快成好奇宝宝了。

    也没人笑话他们,第一次进林子的城里人,绝大多数都是这个样子,刘青山嘴里还不时提醒他们几句:

    “小心点,那是刺玫果,扎手!”

    刚子讪讪地收回手,把食指放进嘴里吸吮一下,他刚才看到一丛小灌木上,挂着红彤彤的小果子,就忍不住去摘,结果被扎了一下。

    “小心,那玩意是红菇娘,霸苦霸苦的,林子里的东西,不能随便尝!”

    刘青山发现的还是晚了点,大飞哥一张脸都快变成苦瓜了,谁知道外表圆溜溜红彤彤的小果子,竟然比苦胆还苦呢。

    “没事,这玩意吃了败火,可以摘一点,回去穿成一大串,留着冬说,他伸出巴掌晃了晃:“人参的叶子,第一年只有三片叶子,俺们就叫三花子,第二年会长出五片叶子,三大两小,所以叫马掌子。”

    “到第三年,就会长出两个杈,每个杈也都是五片叶子,这时候就叫二甲子。”

    “到第四年,长三个杈,叫灯台子,以后每年多一个杈儿,分别就叫四匹叶,也有叫四品叶的,五品叶,六品叶。”

    “这说的只是正常人工栽培的情况下,野山参因为生长极为缓慢,还会在林子里遭遇到各种意外,五到十年,才能长成马掌子。”

    “十到二十年,才能分出两个杈,长成二甲子,俺们这也叫开山钥匙,意思是找到它,就有可能找到大货。”

    “三十年以后的野山参,才会分三个杈,长成灯台子。”

    “四品叶的野山参,通常要长五十年到八十年,至于六品叶,没有一百年,肯定是长不出来的。”

    “所以有经验的赶山人,一瞧人参上面的枝杈,就能大致判断出来年份。”

    他说得也算比较详细了,可是那哥俩依旧(www.fqxs.net)听得迷(www.xinbanzhu.com)糊,刚子嘴里还念叨着:“要是有实物参考一下的话,就比较容易搞懂了,最好是来一棵六品叶。”

    “还六品叶呢,你以为野山参是大白菜啊,想看就能看到?”

    刘青山也被这小子给逗乐了,索性不再搭理他。

    刚子却不死心,拿着个小木棍,在草窠里来回扒拉着。

    猛然间怪叫一声:“棒槌!”

    这也是他刚学来的,发现野山参,必须大喊一声棒槌,这样才能把人参镇住,免得跑掉。

    周围的人立刻被吸引过来,张大帅嘴里还叨咕着:“妈个巴子的,难道这个棒槌真能找到一棵大棒槌?”

    棒槌在当地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野山参,另外一种,就是指对某个行业一窍不通的门外汉,也可以称为“棒槌”。

    刚子还真发现了状如手掌的一丛枯黄叶子,兴冲冲地伸手去薅,结果妈呀一声,手上扎了不少刺儿。

    刘青山凑过去瞧了一眼:“哥呀,你还真是个棒槌,拿刺五加当野山参,真服你啦!”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