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俺来接你啦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喔喔喔!

    公鸡站在鸡架上,伸长脖子打鸣。

    刘青山早就起来了,已经把院子里的两口大水缸挑满,头上热气腾腾的。

    “贴喜字喽!”

    小老四跟在二姐身后,看她把大红的双喜字,贴到窗户上。

    这喜字,还是手巧的大姐,亲手剪的呢。

    看到刘金凤手里拿着红对联,往大门上贴,刘青山忍不住嘀咕道:“大姐呀,这都啥时辰了,还不赶紧梳洗打扮,一会大花轿就来啦!”

    刘金凤俩手各拿一张对联,腾不出手来,只能白了弟弟一眼,瞧得刘青山嘿嘿直乐,连忙上去帮忙。

    大红喜联是爷爷书写的,字体银钩铁画,刚劲有力,带着一股子铁马金戈的气势。

    上联是:金凤啼鸣声声流。

    下联是:文学之路步步高。

    横批当然是:百年好合。

    上下联,各自嵌入刘金凤和高文学的名字,显然老爷子是用了心的。

    不大一会,就有村民陆陆续续溜达来了,那些大姑娘小媳妇,都围着炕沿,帮着刘金凤捯饬。

    嘴里还不时地发出几声羡慕的惊叹声:什么缎子被面真好看啦,什么戴着上海表真洋气啦……

    最后,队长婶子做总结发言:“金凤好福气啊,嫁了城里知青,这嫁妆,在咱们夹皮沟,更是头一份儿。”

    说完,又笑着点指那几个没结婚的姑娘:“你们这几个丫头都记着,以后的彩礼,要是不达到这个标准,坚决不出嫁!”

    姑娘们脸上都嘻嘻笑着,心里却犯嘀咕:真要是那样的话,只怕嫁不出去喽。

    屋子外面,则是男人和孩子们的道:“支书爷爷,您那把交椅俺可不敢抢,您老还是稳稳当当坐着吧。”

    惹得几位老人也笑了几声,刘青山这才继续说:“不过呢,俺还真有一些打算,都是搞副业的,等忙完了俺姐的婚事,再去支书爷爷家里唠唠,必须您老给掌舵才行。”

    “这小子油嘴滑舌的,好东西吃多了吧。”老支书笑骂两声,算是应承下来。

    院子里的气氛充满欢乐,最受欢迎的,当然还是那个双卡录音机。

    里面传出来邓丽君甜美的声音:“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好像花儿开在春风里……”

    “来啦,来啦,眼镜叔叔来接新娘子啦!”

    小娃子们叫喊起来,只见高文学骑着车子在前面领队,后面跟着一排好几辆自行车,兴高采烈地过来了。

    村里就两辆自行车,剩下的,还是从公社的亲友那里借来的呢。

    这时候接亲,多数还用大马车呢,弄个自行车队,也算是豪华阵容了。

    叮铃铃……叮铃铃……

    到了门口,车铃声响成一片,好不热闹。

    咔嚓一声,刘青山手疾眼快,直接把大门落锁,这也是当地的习俗,新郎官必须叫门才行。

    高文学今你这么问话,不是明知故问嘛。

    门外那些跟着来接亲的小伙子也起哄:“俺们娶媳妇来啦!”

    这下把小老四可难住了:俺就一个大姐,这可咋办呀?

    还是高文学会来事,乐呵呵地从门缝里塞过来一个红包,刘彩凤乐呵呵地接过来,装进挎兜里:“大姐夫,俺给你开门!”

    小孩子好糊弄,一个红包就收买啦。

    院门打开,还有外屋门呢,这次守门员换成了一群年轻的姑娘,她们可不像小老四那么好哄。

    好话说了一箩筐,红包递上去一沓子,这才算是过了二道关。

    还好,红包里只是象征性的包了一角钱。

    最后,镇守屋门这第三道关的,只有一员女将:刘银凤。

    自家小姨子,万万不敢怠慢,万一惹急了,不叫姐姐出嫁咋整啊?

    刘银凤倒是不要红包,她的考验很简单,也很难,要高文学现场作诗一首。

    要是换成别人,肯定被难住了,君不见,当年苏小妹出嫁的时候,秦少游这等才子,都得吃瘪。

    好在高文学是搞文学的,当场就声情并茂地朗诵了一首舒婷的《致橡树》。

    这首新诗表达的那种平等而又独立的爱情观,正是刘银凤所欣赏的,所以,高文学顺利过了三道关,总算是见到了自己的新娘子。

    刘金凤,今道:“金凤,俺来接你啦,以后,咱们手牵手,一起走一辈子!”

    一句话,说得刘金凤眼圈有点泛红。

    这句话,她已经等了好久好久,今平道了,就算前面是珠穆朗玛峰,他也能骑着自行车冲上峰顶。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