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侦探行动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

    他们相信,如果那是连黑衣卫都没有抓到的凶手,那准会是真正的邪灵在作祟。

    然而随着这段时间,太平区里都没有发生什么骇人听闻的案件,人们也就渐渐不再谈论这件事情了。

    阿友负责清洗的大锅炉附近就有不少喜好热闹的工人。

    其中有一个叫“百事通”的,他年纪不大,但是在外头有一座祖父送给他的老公寓。

    下班回家的路上,百事通本人也喜欢用工钱去买些报纸来看,所以他总是知道不少事情,一直都是厂里情报的来源。

    阿友边擦拭锅炉边斜眼看着,百事通坐在一堆钢筋上,汗巾耷拉在有点佝偻的肩膀,像说书人一样侃侃而谈:

    “听说啊,咱们大夏国的高德先生就在咱沪津遭遇了刺杀,据传是反抗军干的!现在他人已经连夜返回兴安府了!”

    阿友一听到“高德”这个名字便立刻警惕了起来,他知道,爸爸便是为这个人工作的,不由得停下了手中的工作,竖起一双灵敏的耳朵,悄悄地旁听着。

    “啊,我怎么没听广播说他来沪津呢?”身高只有一米六的小黑子像只猴子似的绕到百事通身旁,把铁铲拄地上。

    小黑子半信半疑地问:“这国安军有哪个官老爷,不是大张旗鼓,然后屁股跟着仪仗队和轿车的?”

    “我看老弟是在质疑我的人品啊,我跟你说,此事千真万确!”百事通神(www.shubao.info)神(www.shubao.info)叨叨地看着众人。

    他还唯恐别人不知道自己消息比所有人都灵通,又跟着说道:

    “我有个亲戚在德胜洋行当保安,亲眼看到一大批军人在影戏院门口抓人。高德就是在那些军人的保护下撤离的!”

    他边说还边用手比划,好像自己亲眼看见似的,“好多人呢!”

    “怪不得!”这边有个壮汉插嘴道,“前:“陆工头回来了!快快!”

    工人们一听,赶紧一个个四散而去,回到岗位上热火朝:

    “昨话,陆监工连忙陪笑着,像躲着怪物一样很快走开了。

    阿友立马就猜到了是怎么回事,心底不由得开始偷笑,没想到爸爸真的能把这坏家伙给治得服服帖帖的。

    连工房里的其他工人都觉得纳闷了,陆监工今“操”、“可恶”、“妈的”……

    他脸上憋得青紫的模样,简直比戏院里的丑角还要滑稽。

    工人们都觉得干活不再是受人压迫,也有了干劲,更有的新人已经开始想和陆监工交朋友了,认为他是整个沪津最开明的工厂监工。

    “喂,陆工头,周末愉快,替我向你家人问好!”工人们嬉笑着用刚铲过煤的手轻拍他的肩膀。

    “你今永宁街是一条始建于皇帝时代的老街,有不少总督和巡抚都是从这条街巷里走出来的,起码拥有两百年的历史。

    虽然那儿离铁厂很近,但自己却是一次也没有去过。

    “阿友,你快点啊!”阿波催促道。

    看着这:去年的《沪津茶馆报》,这里边报道了一篇关于永宁街旧(www.fqxs.net)式婚礼的文章,还顺带讲了当地的情况。

    黑白照片上,隐约能看出,这是一队穿着传统服装的迎亲队伍,走在最前头的新郎官胸前挂着大红花,头顶上戴着硬幞头的乌纱帽,骑在一匹白马上。

    而身后是一众抬花轿的仆役,旁边的孩童们在燃放鞭炮,花轿的帘子微微扬起,红装的新娘忍不住好奇和欣喜,悄悄掀开盖头的一角,偷偷地看着外面热闹的情景。

    碰巧,这一幕便被记者们的相机给永远定格了下来。

    阿友越读越津津有味,他曾经跟厂里唯一识字的百事通学过一段时间,后来便热爱上了阅读各种各样的文字。

    现在他看到报纸上精彩的片段便忍不住驻足,然后一路上都这样走走停停。

    “别找资料了,小韦弟弟,咱们快到了……”

    反正阿波不怎么识字,他是搞不懂这些密密麻麻的“鬼画符”有什么乐趣。

    周围的建筑逐渐变得低矮,道路尽头出现了一座白玉色的牌坊大门,能看得出,这座牌坊已经有许多年的历史了。

    它被厚厚的青苔和三叶草所包围,牌匾上开满了朵朵粉色的无名小花,隐隐约约能看到上面写着“永宁街”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

    “报纸说……这牌坊好像比永宁街本身更加古老哎。”

    阿友再度发挥起了他的“科研”精神(www.shubao.info),拿出一块不知道从哪里捡来的放大镜碎片研究起文字来。

    “还说,这牌坊是古时候被摧毁的永宁博物馆的正门,唔,当年的文物都成了永宁街陈家大院的祖传秘宝了……”

    没等他说完,阿波就扭住了阿友的耳朵,“别书呆子了,快来干正事!”

    “哎哎,好,快松手啦,很痛的!”

    就在这时,阿友猛然间发现了什么。

    “哈哈,就让为兄教训教训你,告诉你怎样才是合格的侦探!”

    “等下!”阿友指着街道说,“那是什么?”

    “怎么了?”阿波松开了手,看着弟弟一惊一乍的样子,不由得感到困惑,顺着阿友的手指看去。

    “那儿怎么……挂着这么多白色的灯笼啊?”

    ————

    注:在本书的世界观中,飞艇一般是非富即贵者的专属,而通常情况下,更先进的飞机更多作为武器,而不是运输工具。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