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八十章 医学期刊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八十章       医学期刊

    周梦臣说得对不对?

    对。

    只是之前没有人专门提出而已。

    但是这观点新鲜不新鲜?

    不新鲜。

    薛老先生不知道吗?

    知道。

    甚至就薛老先生本人来说,他曾经无数次,想将人体打开看看,这里面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是终究没有做过。

    实际上是没有办法做的。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即便人死了也是一样的。解剖尸体在大明是重罪。不仅仅是法律不允许,道德上也不允许。这不是薛老先生想不想,愿意不愿意所能改变的。

    这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

    薛老先生连谈不敢多谈,说道:“说下面的。”

    周梦臣说道:“是。再有就是交流的问题了。医道之上师徒相传,让很多医术都不能流传。甚至有敝帚自珍之辈,将很多医术带到了土里。”

    李时珍听了,忍不住说道:“你这话过分了,虽然有这样的人,但是大部分名医,都不是这样,他们甚至恨不得自己的医术能广传下去。周梦臣问李时珍道:“薛世伯的著作,你都看过了吗?”

    李时珍说道:“未得一见。”

    周梦臣转过头对薛老先生,说道:“在下恩师麻城刘公讳道:“我没有想到你是刘公的弟子。刘公的医术我是知道的。只是他写得这本书,我却没有见过。”

    周梦臣心中暗道:“总算有一个在预料之中。”

    以这个时代的信息传播速度,一本专业书籍,从诞生到流传道:“薛世伯读古人医书,有没有复杂难解,却无人商议的时候?”

    薛老先生说道:“自然是有的。”

    周梦臣说道:“正是如此,我从来觉得一人计短,二人计长。一个人智慧是有限的,只有集众人之智,才能有所发展。我以为当仿造朝廷邸报一般,办一分小报,将医道一些的问题,写在上面,遍(www.fanwai.org)传的就是科学期刊。

    其实,周梦臣这个想法早就有了。而且他发现,在中国可以办起期刊的,也唯有医学期刊。原因很简单,就好像是中医无用。似乎中医面对现代医学全面溃败之态,无可挽回了。

    但是请不要忘记了。

    古代中国各个学科,几乎都在现代科学面前一败凃地。唯有中医,你再鄙视它,轻贱它,它依然是现代医学面前留着最后一口气。

    甚至可以说,在青霉素等特效药之前,中医与西医是可以分庭抗礼的。

    这种发达不仅仅表现在数百年之后,更表现在明代当时。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这是范仲淹的话。这让医学在读书人的眼中有很高的地位,很多读书人都兼修医学。刘不许民用的。但是如果一个城市里面号称名医的人,没有一点官方的渠道,谁相信?驿站的管理从来不是太严苛的,想办法向某个官员讨个人情,就能钻漏洞了。

    整体上来说,这个项目,谈不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但也并没有那么多难度。之前周梦臣没有做,一来是他事情多,还没有想到这一件事情。另外就是缺少一个条件。

    这个条件就是找一个在医学之道泰山北斗的人物。

    毕竟,学术期刊,学术这两个字是很重要的。就是现代新开的学术期刊,也要想办法搞几个大科学家去暖暖场。不要说这开道:“这是一个好法子。只是这和你的医院有什么关系?”

    周梦臣说道:“当然有关系了。这个期刊,要接受全是从头到尾参与进去了,从来没有听说过,周梦臣提高这个期刊的事情。这一件事情,明明有几分临时起意的想法,却被解释成为蓄意为之。

    这让李时珍对周梦臣巧舌如簧,有了新的理解。

    周梦臣这一番话,其实有很多强词夺理之处。每一个现代人都明白,周梦臣硬生生期刊编辑组与医院划上了等号。

    不过,这个时代,这东西都是新生事物,谁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周梦臣作为倡导者,自然是他说什么是什么了。而且整体上来说,周梦臣说的,也是煞有介事,一副很有道理的样子。

    只是这一番话,并没有完全说服薛老先生。

    此刻的薛老先生依旧(www.fqxs.net)微微捏着胡须,似乎还在思考之中。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