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工欲善其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四十二章   工欲善其事

    菜谱还是比较简单的。无非是几道工序,几样原材料而已。还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更复杂的怎么办?

    比如苏颂关于水运,水运,这是苏颂有意留下隐语,不想让后人知道?

    当然不是了。

    如果苏颂这样,他干脆不写这一本书不就得了,何至于此?

    对于苏颂来说,他觉得他交代的已经够多了,很多不必要的东西就省略了,后世科学家能靠苏颂书复制出来,周梦臣也能脑补出来,可见苏颂留下的各种信息是足够的。

    只是没有一定的底子与悟性是看不明白,也想不出来的。

    周梦臣说道:“数学是一件最好的工具,他既能让我们借助它看到我们五感之外的东西,也能建立一个同一的标准,便于彼此之间的沟通,不能说清楚,不好说清楚的东西说清楚。”

    “当然了,他或许不能解决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但是可以解决大部分。”

    “就好像今了一半,临时改口接着说道:“权衡定理了。只要你们的弟子掌握了这些一步一个脚印,难道你还觉得他们没有能力成为大匠?”

    一时间,鸦雀无声。

    谁也没有说话。

    这就是周梦臣为什么一心要推广科学,也是为什么科学最后能成为全世界的显学的原因。以为每一个哲学家的世界是自己的。但每一个科学家的世界是一体。

    两个人同学一样的学问,比如阳明心学,最后彼此之心是一样吗?不是?他们一起学程朱理学,他们各自的,也能将对方没有完成的研究延续下去。

    这种持续的知识积累,就是科学胜过一切旧(www.fqxs.net)式学问的进步性。

    周梦臣的话,在座各位未必能够完全明白。他们各人有各人的理解。周梦臣三个弟子,一个脸色激动,似乎感觉到了师门的伟大之处,但是几个大匠却脸上阴晴不定,没有怎么说话。

    周梦臣见状,就知道今道:“今道:“好久不见,我做东,去喝一杯?”

    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是再正确不过了。

    北京城虽然大,整个北京城人口在百万以上,工匠虽然多,各路上京服役的工匠,每年大概有十万上下,但是缩小到大匠这个圈子里面,人就不多了。可以说有一个算一个都熟悉的面孔,说不定彼此之间,之前还有过合作。

    雷大匠与陆大匠与石大匠之间,说不上多熟悉。但也是熟人。

    两位点头,三个加起来小二百岁的老人,找了一个路边的小摊子,上了一大盘羊肉串,陪着一些粗粝的烈酒,就吃起来了。

    羊肉串吃了十几串,酒也喝了一坛,颜色都上了脸,雷大匠似乎有些醉了,似乎并没有醉,说道:“两位,今日周大人的想法,你们怎么看?”

    陆大匠将一个签子放在桌子上,说道:“大人说什么?我们听什么就是了,哪里又我想什么的余地?”

    雷大匠说道:“哎,不要这样说,我看今日的周大人为人不错,虽然那些数学让人难受之外,还是一个好官。你对他说那一套怎么看?”

    陆大匠一时间沉吟起来,不再说话。

    三人一下子静了下来,一旁道路上人来人往,牲口驼铃之声,人与人说话之声,冰糖葫芦的叫卖之声,一声声的传了过来。

    “我倒是没有什么想法?”先开口的居然是石大匠,他说道:“我都这把年纪了,土都埋脖子了,昨晚的鞋,明道:“我们祖祖辈辈都吃这碗饭,总不能让姓周的砸了饭碗吧?”

    只是工匠的地位低下,即便这三个大匠已经做到了工匠的顶峰,甚至都有官职在身,虽然只是九品从九品,但是有官身与没有官身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只是即便如此,他们对周梦臣这样的道:“我们虽然祖祖辈辈吃这碗饭,但未必想一直吃这碗饭,匠户的活是好干的吗?我们这一样家破人亡的事情还少吗?我看我们不想什么祖传的饭碗了?想办法给孩子们谋个前程才是正经的。”

    雷大匠说道:“这怎么讲?”

    陆大匠说道:“你没有发现吗?今,他说的这些东西,也算是独门绝学了,他们用得着我们三个老家伙,单独为我们说便是了,连孩子们旁听,周大人也不在意?这是为什么?”

    雷大匠说道:“难道周大人是阳明先生一样的人物?”

    石大匠说道:“阳明先生是怎么回事?”

    雷大匠说道:“阳明先生是文曲星下凡,能文能武,而且最好讲学,即便是贩夫走卒也可来听。”

    陆大匠摇摇头,说道:“阳明先生的学问我也知道一二,什么良知良心都是虚的,没有一点实际的,但是今不清楚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