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送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五十章  送行

    刘道:“我还有什么没有完结的事情,该做的也都做了,我之学问,可以分为三分,一是儒学,虽然专研半生,也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也没有什么好传之后世的,其次是医术,已经传给给了李家,也算是所传得人。至于水利机械,等诸般杂学传给你了,我也放心。儿孙之事?吾子固然愚钝,但是皇恩浩荡,也有锦衣卫千户的荫官,足够庇护一代。至于将来,儿孙自有儿孙福,我又何必操心?我而今六十有七,不为夭折。又有什么放心不下的?”

    刘道:“或许真有一事我放心不下。就是治水,我大明开国之初修建黄河大堤,之后各朝都有修建,但是陈陈相因,不过是修修补补的功夫,我担任河道的时候,更是急如星火,片刻不可耽搁。外人看我三月治水有成,却不知道不过是裱糊匠而已,治标不治本。这黄河之事,恐怕难以为继,这一件事情,我实在是放心不下。”

    “你若有心,就多在这件事情上下下功夫。”

    周梦臣听了,心中一酸,双眼一热,几乎要流下泪了。

    居庙堂之高而忧其民,处江湖之远而忧其君。先过,哪里亲眼见过。

    而眼前这个老人,在生命的烛火剩下最后一滴的时候,最后的担心,却与自己没有丝毫关系,却是黄河水患。甚至周梦臣也想明白了,刘道:“请老师放心,我一定治好黄河。”

    周梦臣这一句话掷地有声,也让刘道:“你有此心就不错了,凡是不必强求。”

    周梦臣说道:“弟子明白。”虽然这么说,但是周梦臣心中却不是这么想的。

    他这一段时间,也想明白的。

    他在后世就是搞技术工作的,对一些人事斗争,并不是太喜欢的。而今时代虽然变了,但是人与人之间斗争手段并没有变,甚至更加高级。甚至某些权谋手段,即便后世穿越过来的人未必能玩得过明代之人。

    周梦臣之所以做出这个选择,固然是受到了刘好了,不需要人送。故而来送行的人也只有这周梦臣一个人,李云珍也仅仅是帮刘道。

    周梦臣不认识这个人,但是认识他身后的那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丰城侯世子李儒李子文。

    那么这个锦衣中年人也就不会是别人了。

    就是丰城侯了。

    刘道:“丰城侯好久不见?看来在武昌呆的很舒服啊?怎么,来我这里耀武扬威?想吓死我这个老家伙吗?”

    周梦臣听得出来,刘过,这京营可是京城勋贵的势力范围。刘话的正是车巡抚,车巡抚之前与刘道:“刘公的脾气还是这么硬。”他一招手,让自己儿子端上了两杯酒,一杯自己拿着,一杯送给刘道:“刘公,我其实很佩服你的,以前的事情,就是以前的事情了。况且以前的事情,我也是做不得主的。今日就当是我为了当年的事情,向刘公请罪,只望刘公念我当年年少无知。往昔之事,都在酒里,恩怨全消,如何?”

    刘什么话,只能接过酒来,与丰城侯对饮一杯。

    一来正如丰城侯所言,丰城侯一家在京营之中也不占大头,当年与刘道:“我老了,有些话也不当说,尔等受国之重恩,与国同休,也当思报效国家,国之不存,尔等之富贵何在?京营乃是国家支柱,让你们这样弄下去,迟早不堪一用,到时候你们的权势又寄予何处?”

    丰城侯言语之中有些苦涩说道:“我知道。”

    知道又如何?

    很多事情形成惯性之后,即便是有一二明白之人。也不可能挽回局面了。京营之中各种利益早已被勋贵集团所瓜分,即便是丰城侯高风亮节说不要,但是又能改变什么?狼群里面冒出一头羊来,这头羊的下场会是什么?

    会能改变什么?

    话不投机半句多。仅仅是几句话,两个人已经将话说到头了。

    周梦臣送刘道:“武昌虽大,却不是你用武之地,你一身本领想要有所作为,也只能去京师,我老了,也没有什么好给你了。”

    “这里面有一分名单,这些人大概也会给我一些薄面。你遇见难处了,可以持我名帖去见这些人。或许还能帮你一二。”

    周梦臣双手接过,却见名单上第一个人名,就是夏言。

    当朝首辅。

    这是一个通行证,能直接见到当朝首辅的通行证,如果折合成银两上,即便不是无价之宝,也是千金难买的。而刘道:“谢过老师。”

    刘天和随即拱手对车巡抚,丰城侯一礼,上了船,长篙一荡,船悠悠的离开了码头。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