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治病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道长你是从哪里来的,怎么会到我们马蹄盆地来。”

    村民走到张清源面前,一脸好奇的问道。

    “无上道。

    “原来是迷(www.xinbanzhu.com)路了,不过道长还真有本事,在山里走了十多真话,只能装作谦虚的回应。

    “听居士的口音,村子里的人不是少数民族啊!”

    随即,张清源想到了一个问题,村民说的不是少数民族的语言,诧异的看着村民问道。

    村民笑道“我们都是汉人,只是几百年前战乱的时候,跑到了这里定居而已。”

    “我们这个地方有几个村子,都是当时一起逃来的,这几百年各自通婚才繁衍下来。”

    “是吗?懂得不能近亲结婚,拉着几个村子一起逃来,看来当初的那位应该是个文化人。”

    张清源瞬间摸清楚了这个盆地的老底,几百年前应该是个文人带着逃难的。

    不然近亲结婚的事古代屡见不鲜,不说人人都知道,但是能够彻底的执行这一条的,肯定不是一个普通人。

    而且这盆地里的人坚守了几百年,那当初的带领几个村子避难的那个人,肯定不是一个普通人。

    至少在他们之间很有威望,才会让几个村子都遵守他的命令,并且几百年都在遵守。

    村民听到张清源的话,一脸自豪的说道。

    “那是,当初的那位祖上,听老一辈的人说是一位举人,在当时还做过官。”

    “只是碰到了战乱,所以带着自己村子里的人和周边几个村子,爬山涉水的到了这里定居。”

    “也是因为他的威望和地位,所以当初我们的祖上都听他的。”

    回答完问题,村民看着张清源问道。

    “道长可是医生?”

    “自然!”

    张清源点了点头笑道。

    “那道长你能帮我们几个村里的人治一下病吗?”

    “虽然当初祖上也带有几本医书,几个村里也有郎中,但是他们只会看一点小病。”

    “大病因为没有很多医书的原因,他们能力有限都治不好。”

    “最近时代好了,但是我们居住的远,去外面治病很难,加上我们也没那么多钱治病。”

    “所以我们这几个村里的老人,大多都有一些疾病,还请道长能够救命。”

    说完,村民就要向着张清源跪拜,不由的他不着急,向着一位陌生人求助,而是村里的人真的病的困难。

    死马当活马医,只有救治了才会知道结果,村民想着自己村子里的人,只能哀求着张清源。

    不然等会周围的几个村子里的人来求助,他们村子就会治疗的晚一些。

    看着弯膝就要拜求他的村民,张清源连忙的拉住了村民的手臂。

    “居士这是干啥,救死扶伤是医者的本分,还请居士前方带路就是,贫道在此居住几着,村民就不由的牙痒痒,心中无比的痛恨外面的那些声音,真不知道他们这些想要求个医都是困难的人,多么希望有人可以治病。

    他们身在福中不知福,虽然说病也不可能都治的好,但是比起他们没有的要强吧。

    同样明白的张清源,心里也是深深的叹息,人心难测,人多了自然什么人都有。

    这个现象他也不好说,毕竟他不是正规的医生,他能做的就是治好找他治病的人。

    其他的事情就不是他能做的了,他没有那个本事改变所有人的思想,让这种声音从这个社会上消失。

    当所有人都趋于一致性,这个社会就会很可怕,毕竟人人都差不多,人或在这个世界上就没了那么多的精彩。

    世界最后是什么样,至少他是不能想象出后面的情形。

    所以世界上的一切皆有其出现的原因,或好或坏,都是有存在的道理的。

    心中不断的想着,张清源跟着村民到了他的村子。

    张清源要村民搬了一张桌子和几条椅子放在一个空地上,将竹篓放在一旁。

    随即招呼着村民让他去叫村里要治病的人,张清源就坐在桌子前等着。

    毕竟他不知道村里有多少人要治病,一个一个去问也有点麻烦,而且也不符合他的身份。

    求医治病,这个求字为什么会摆在第一位,还是有道理的,只有自己珍惜重视的事情,他才会放在心上。

    他主动上门去治病,恐怕这些人还不会领情,甚至会质疑他的目的,以及他的医术。

    明白这些道理,张清源就坐在桌子前等着村里人的到来。

    不过好在村里的人都知道医生的重要性,听到村民的叫喊声,大喜的向着张清源赶来。

    能走路的自己走路,不能走路的就让家人抬到张清源面前,慢慢的空地上就挤满了人。

    张清源在桌子前面三米划了一道横线,让众人退到横线后面,然后排队按顺序治病,不能扰乱了秩序。

    花了半天时间,张清源给村里的病人都诊断了一番,情形不是很好,大多病人的身体都有慢性疾病,而且很严重。

    所以救治起来要很长时间,而且一些药材山上也没有,本来为了照顾村里人的经济,张清源都打算招呼村里的郎中进山采药的。

    但是这个情形,张清源的这个想法却是落空了,只能他们自己安排人出去买药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