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海运搞起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缺!”老朱这时也皱起眉头道,“蒙元无道,战乱四起,北方受战乱的影响尤其严重,几乎可以说是十室九空,大批良田抛荒,虽然经过这些年的休养生息,但北方依然没有恢复元气,偏偏北方又需要驻扎重兵,需要的粮食缺口很大,只能从南方运过去,可是朝廷的运力有限,现在根本供应不上北边的消耗!”

    李节听到这里也是叹了口气,北方的情况他也知道一些,说起来只要是发生战乱,北方就会元气大伤,这也是南方的经济人口慢慢超过北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比如现在为例,元末明初的战乱导致北方人口大减,做为北方主要产粮地的河南、山东一带,甚至因为人口不足,需要从山西移民,这也就是历史上十分有名的明初大移民。

    不过就算是如此,北方的人口、经济也不是短时间就能恢复的,再加上北方直接面对草原的边患,需要大量的驻军,虽然卫所制可以缓解一部分粮食的需求,但缺口依然很大,这就需要从南方调集粮食支援,可以现在的交通条件,运粮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

    “陛下,从南方调集粮食北上,是不是主要走水路?”李节想了想再次问道。

    “不错,朕刚即位时,就让人疏通了运河,现在粮食也主要走水运,毕竟陆路的消息实在太大了,十斤粮食运到北方,恐怕光是在路上就要消耗九斤。”

    朱元璋说到这里忽然顿了一下接着又道:“不过运河的运力也是有限的? 光靠这条运河也依然无法满足北方的粮食需求? 这也是我打算让死囚运粮去北方的原因。”

    “那海运呢,朝廷就没有试过海运吗?”李节听到这里再次好奇的问道? 河运当然会有限制? 一来运河的河道有限,只能通行一些中小型的河船? 二来运河也不能只用来运粮,还需要承担其它的运输? 所以自然大受限制? 相比之下,海运就没有这些缺点了。

    “海运我当然考虑过,当初也曾经试过一段时间,可是一来当时倭寇肆虐? 甚至敢打劫朝廷的运粮船? 二来海上的风浪也大,万一遇到一场大风暴,整个船队都有倾覆之危,所以在几次重大的损失后,海运就暂时被搁置。”老朱再次回答道。

    “陛下? 现在倭寇的外患已除,至于风暴等危险? 也并非绝对,可以通过观测气候? 以及改良船只来减小风险,所以臣觉得现在是时候重启海运了!”李节当即再次建议道? 光靠一个倭国当然无法重启海上贸易? 必须让大明朝廷也参与进来? 海运就是一个不错的接入点。

    老朱闻言也露出沉思的神(www.shubao.info)色,李节的建议的确值得考虑,相比河运,海运的优势很大,比如海船可以造的很大,而且还不受河道的限制,成本比河运更低,特别是现在没有了倭寇的威胁,只剩下海上的,只要选对了出海的季节,就能避开大部分的风暴。”李节看老朱意动,于是再次加把劲道。

    “海运的确是个好办法,朕让人准备一下,重启海运试一试!”老朱这时终于点头道,北方的粮食压力实在太大了,死囚运粮也只是杯水车薪,但如果能走通海运的话,那将彻底的解决南北方的交通问题。

    “陛下英明!”李节闻言也再次向老朱行礼道,同时心中也满是窃喜,经过自己的努力,大明的海贸也在一步步打开,有了朝廷的海运,慢慢的民间出海也会被带动,只要一步步的发展下去,迟早能让大明的海贸恢复正常。

    第二到最后也露出凝重的表情。

    刘英闻言也吓了一跳,他素来没什么大志,现在猛然听到李节描述的前景,却让他感觉有点害怕了,毕竟这么重要的东西,掌握在自己手里可不是什么好事。

    “舅舅您也别担心,这件事肯定要得到陛下的同意,甚至由陛下亲自掌管,就像是锦衣卫一样,当然陛下也只是挂个名,需要另一个人代他管理,而您做为提出这个想法的人,肯定是第一任的管理者,这可是个名垂青史的机会啊!”李节最后也再次诱惑道。

    刘英听到这里也是心中一动,他虽然没什么大的志向,但听到名垂青史这四个字还是让他十分心动的,别的不说,那些公侯将相们,拼死拼活不就是为了这四个字吗?

    “舅舅,表哥的性子您也知道,虽然参加了军中的操练,但表现也一般,而且您肯定也不忍心送他上战场,既然如此,您何不再加把劲,给表哥甚至表哥的儿孙们再添加一笔功劳?”李节再次劝说道。

    听到李节提到儿子刘义,刘英也终于一拍大腿点头道:“就这么定了,不过这件事该怎么办,你可得帮我参谋一下!”

    “没问题,这几老朱大权独揽也有好处,只要他点头的事,就可以很快做出决定,死囚流放的事最先得到了刑部与大理寺的赞同,不过也加了一个条件,那就是十恶不赦的死囚肯定要杀,其它人死囚可以改为流放,现在暂时把目的地定在济州岛,不过那里只是个中转站,日后肯定会送到倭国去。

    另外关于重启海运的事也十分顺利,这也要归功于倭寇的剿灭,使得海上少了一个大威胁,当然北方的粮食压力也太大了,逼得朝中得官员不得不同意,毕竟他们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只能同意海运来试一试。

    就在上面这两条政令刚刚颁布没几天,李节这边又收到一个消息,锦衣卫指挥同知蒋瓛回来了,而且他还带来了高丽那边的最新消息。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