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三个时辰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南郑以西的沔水流量并不大,冬仍然是一个不小的威胁。

    其次是情报支持太差,在此之前,汉军虽然也往汉中腹地派遣了一些细作探察敌情,然而这些细作却散布在汉中各地,短时间内无法与走小路穿插进汉中的汉军取得联系,自然也就无法将收集到的军事情报提供给汉军决策层参考,导致汉军在汉中腹地变成了睁眼瞎,全靠斥候探听敌情,即便猜到晋军肯定兵力空虚,也无法知道晋军的具体部署情况。

    此外,晋军机动军队的调整情况,汉军也无法知晓,不知道晋军的机动兵力目前所处位置,也不知道敌人何时能够抵达遭遇,这一点自然也限制了汉军的战术运用。

    鉴于这些客观原因,渡过了沔水之后,较为熟悉汉中地理的阎宇便向张志提出了一个战术建议,说道:“后将军,鉴于敌情不明,老夫认为我们应该首先攻打东面的沔阳城,捕捉俘虏掌握敌情,同时尝试围城打援,引诱晋贼的机动军队救援沔阳,乘机与之展开决战。”

    张志的军事道:“不能先打沔阳,打沔阳也创造不了围城打援的战机,因为沔阳城并不重要,晋贼完全丢得起,我们先打沔阳的话,晋贼完全可能选择暂且观望,优先把被我们搅乱的机动兵力集中一处,然后再从容进兵来救沔阳。所以我们要想创造围城打援的战机,逼着晋贼立即出兵救援,首先就得攻其之所必救。”

    “攻敌之所必救?”阎宇的花白眉毛一扬,问道:“后将军,难道你想直接去打南郑?”

    “不错。”张志点头,说道:“南郑是汉中郡治,也肯定是汉中最大的粮仓所在,倘若南郑现在兵力空虚,我们又绕过沔阳直取南郑,不管是石苞、司马亮还是胡奋,绝对都会在第一时间冲回南郑救援,让我们可以把他们各个击破。”

    “但如果南郑的兵力不空虚怎么办?”阎宇问道:“南郑如此重要,晋贼不可能不部署重兵守卫啊?”

    “那我们再随机应变,另想办法。”张志答道:“总之不能为了一座沔阳小城浪费时间,沔阳小城晋贼丢得起,我们拿下来也毫无作用,还得浪费兵力分兵守卫,所以要打,就先打最有用的地方。”

    见张志决心已定,阎宇便也不再反对,只是又建议道:“我们是在石苞的眼皮子底下穿插到汉中腹地,石苞为了预防万一,肯定会有调整部署,这些情况也肯定难以瞒过沿途百姓,我们不妨多拿一点好吃的东西出来收买沿途百姓,向他们了解一下这几道:“不能先打褒中,只能先围南郑,如果先打褒中浪费了时间,给了贼军回援南郑就粮的时间,我们就有可能陷入被动,所以最好的办法,应该是立即合围南郑,让这里的粮食运不出去,这样我们才能掌握主动。”

    言罢,张志立即调兵遣将,命令爨谷和吴麻率军一万两千立营于褒水西岸,负责切断南郑与晋军主力的水陆联系,又令杨稷率军五千驻守南郑南门城外,董元率军三千驻守西门,自领主力驻扎在南郑北门城外,四面合围修筑工事切断道路,破坏南郑城下的桥梁码头,让南郑城中的粮食无法外运,同时赶造攻城武器,想方设法的探听城内驻军的虚实不提。

    此外,张志又采纳了薛让的建议,让人持书北上褒中,向褒中县令许下重赏,尽最大努力争取通过招降手段劝说褒中直接归降——而这一点倘若成功,那么褒中不但不会再给晋军供给粮草,同时还可以直接切断褒斜道,让晋军想靠关中补给都是难如登道:“乘着贼军还没来得及筑好围城工事,赶紧去打通和南郑的联络,确保我们的粮道畅通。”

    “去送死?”石苞没好气的呵斥道:“贼军四面合围南郑城,摆明了是准备围城打援,兵力还多达四万之众,我们这两万军队冲过去疏通道路,不是正好给伪汉贼军迎头痛击我们的机会?”

    “那应该怎么办?”

    石崇有些委屈的问,石苞则闭目盘算,半晌才说道:“第一,马上联络扶风王,把情况告诉给他,请他把外线主力带回来救援我们。第二,放出风声去,就说我们在沔阳也有一个大粮仓,粮草足够支持半年以上。第三,即刻联络雍州刺史郤诜,请他筹备粮草准备车辆牲畜,做好从关中运粮增援汉中的准备。”

    做出了这些安排后,石苞又亲自提笔给汉中太守王欣写了一道书信,要求王欣只守不战,耐心等待汉军的粮草耗尽自行解围,然后立即安排使者送出,石崇赶紧提醒道:“父亲小心,贼军四面围城,我们的信使可能会遭到拦截。”

    “我故意的。”石苞冷冷说道:“我就是希望这道书信落到贼军手里,所以才故意这么做,贼军只要看到这道书信,也一定会怀疑我们的粮草充足,所以才敢和他耐心对耗。”

    道:“就算是真的又如何?你们沉得住气,我更沉得住气,和我比粮草消耗,我能拼到你们的孙子辈!南郑我围定了,看我们谁先沉不住气!”

    就这样,相当荒唐的一幕出现,汉军远离本土没有粮道,包围着敌人的坚城却吃饱喝足,利诱之下,晋军的褒中县令熊岸贪图张志的巨额赏赐选择了易帜投降,帮着汉军切断了晋军与关中联系距离最近的褒斜道,也为他本人换来了贪污受贿几辈都聚敛不到的钱财和汉军的人身安全保护。其次是随着司马亮和胡奋两支晋军队伍的先后撤回,晋军的粮草不足问题也变得更加严重,以至于就算是把阳安关和白水等地的粮食全部运来,晋军也绝无可能支撑上四十,必须通过秦岭山路补给的晋军肯定会象当年的曹老大一样,被汉军利用粮草问题活生生耗垮,然而张志却历来就不喜欢通过这种战术打仗,所以在收到晋军在西面四十里外立营的消息后,张志马上就召开了一个军事会议,向汉军众将说明情况,然后分析局势道:

    “现在局势很明显,贼军那边肯定已经察觉到我们可以不靠补给长期作战,只是不清楚具体情况,不明白我们的粮食究竟能够坚持多久,所以才选择和我们远隔四十里对峙。晋贼这样的选择虽然对我们有利,但是这么一来,这场战事肯定会旷日持久,不知何时才能结束,为了尽快结束这场战事,我们最好的办法应该是设法打破僵局,先把南郑守军和贼军主力其中一方吃掉,这样就能奠定胜势,确保我军获胜。”

    说完了这番话,张志又补充了一句,“尤其是我们的后方还有东吴这个隐患,谁也不敢保证这帮反复无常的狗贼突然又往我们背后捅上一刀,所以我们更得想办法速战速决,千万不能过于浪费时间。”

    汉军文武纷纷点头,然后由爨谷问道:“后将军,那你打算如何打破僵局?先吃掉那一方?”

    “贼军主力不可能。”张志首先排除了司马亮统领的晋军主力,说道:“贼军主力刚刚立营马上就深沟高垒,摆明了是想避免决战,我们即主动出击,他们也肯定会坚守不战,我们的兵力本来就有限,强行进攻,肯定很难成功。所以惟一的办法,应该是拿下南郑,歼灭守军,夺取晋贼的粮仓,然后再从容应对贼军主力。”

    “后将军,那你打算怎么打?”赵全问,又说道:“还有,如何防范贼军救援南郑?四十里路程说近不近,说远也不远,贼军倘若及时出兵的话,还是有可能会对我们攻城军队形成威胁的。”

    “我算过时间。”张志答道:“贼军的斥候发现我们出兵攻城,最少得用半个时辰以上的时间才能把消息快马送到贼军营地,晋贼领取武器干粮集结兵马,也得花小半个时辰的时间,然后至少得用两个时辰的时间,才能急行四十里赶来南郑增援。所以,我们只要能够在三个时辰之内攻破南郑,就不必担心晋贼军队出兵阻挠,还可以乘着晋贼军队急行来救南郑的机会,在褒水东岸再打一个胜仗,再消灭一些敌人。”

    “三个时辰?”汉军文武全都倒吸了一口凉气,然后赵全赶紧说道:“后将军,三个时辰内拿下南郑,我们有这个把握吗?”

    “有。”张志答道:“只不过准备的时间要长一些,我估算了一下,我们至少得花十道:“汉中曾经是我们大汉最大的武器工坊,为了锻造武器,丞相和大将军的时期,雇佣百姓大量开采本地的石炭(煤炭)和铁矿,留下了很多熟练的矿工。这些完了自己的攻城办法后,张志又说道:“攻城那天,董元你放弃西门营地率军参与攻城,让开西门让贼军有路逃命,削弱他们的抵抗意志。爨谷,吴麻,到时候你们不用参与攻城,褒水西岸的战场交给你们负责,务必要全力挡住晋贼的东进之兵,为我们拿下南郑争取时间!”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