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7章 勇士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皇宫,福安宫。

    杨束现在知道为何杨家每代皇帝都喜欢待在福安宫里了。不是都喜欢泡温汤,而是因为有不得不泡的理由。

    这才和“赤”融合没多久,杨束已经感受到一些煎熬了。还是初期,那种疼痛还并不难以忍受,但却是无休无止根本没有间断,这很影响他的休息更影响他思考。

    有时候想要偷懒睡个懒觉,但“赤”就会教他什么叫做“勤勉”,一顿如浑身被抽髓的恐怖经历之后他就不敢再偷懒了,勤勉成了他现在牢记在心的“习惯”。

    如今只有在福安宫的温汤里杨束才能久违的感受到一丝松懈,不必因为身上的苦痛而影响到他,甚至他能在温汤里轻易的入睡而不是在床上辗转难眠。

    福安宫的温汤中有一整套为皇帝浸泡时办公的东西,比如说可以稳稳浮在水面上的桌子。

    休息可以休息,泡在温汤里也可以,但是不能放着事情不管,可以一边泡温汤一边办公。

    此时杨束就是半躺在温汤中,手里拿着一份下面人才送来的一份铜条。是玄清卫照例送来的关于皇城最近民间异动的内容。一般而言都是些风言风语之类的传闻,若是皇帝觉得感兴趣下了旨意,玄清卫就会着重调查。类似于一份皇城民间风声的晴雨表。

    “有意思!他倒是真的有文采,单是诗词一道在国朝里也能算得上一流的那一小撮人了。”杨束还在和“赤”的融合初期,所以他泡在温汤里暂时没了苦痛,心情不错,看到铜条上的趣事脸上泛起笑容。

    不过杨束的话却无人应答。周围的宦官低眉顺眼却不敢抬头,也不敢随意接话,像是影子一般佝偻在各个角落。

    这种孤独感不是才有,杨束也没有办法消解,他身上的“赤”不能让旁人知道,仅限于在场的这些注定会给他陪葬的宦官晓得,就连他最信任的谋主也没有知道“赤”的资格。所以温汤中能和杨束随意聊过上沈浩的名声,不但屡破大案,并且杀戮果敢能成常人不能成之事,是靖西地界上玄清卫里的大红人,深受靖西镇抚使姜成的喜爱,同时也备受指挥使庞斑的器重。

    这还不算完,这个沈浩还是文人圈子里颇有名气的文豪,虽然作品只有几首诗词,但并不妨碍他受冠绝当代,但至少是那些还活着的文豪们是没有能拿出来与之一较长短的佳作的。这也是为何区区几首诗就能让沈浩被人称为文豪的原因。

    在之后沈浩就没有诗词面世,外面不少文人在翘首以盼的同时,也因为沈浩本职是玄清卫而不混文人圈子,被一些人认为是“才尽”极尽嘲讽。这些风闻杨束也是听说过一些的。

    再看看如今手里铜条上的这一首新作,杨束都为那些说沈浩才尽的人脸痛。

    “当真是好诗啊!前线的将士的确真的是太苦了,这次战事结束定要好好犒劳犒劳他们。哎。”

    杨束叹了口气,坐起身来,招手让边上宦官伺候自己书写,然后提笔将铜条上的诗抄录下来:

    风萧萧兮江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探虎(www.fuguodu.pro)穴兮入蛟宫,仰是他新从左相府抽离出来的一部分职能。以前的中书院是在左相府的指挥下辅助左相办差,并且针对皇帝的各项旨意进行分析和查漏补缺。可现在的中书院已经跟左相衙门完全没了隶属关系,成了一个横在左相府和皇帝之间的存在。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杨束在故意消减左相府在政务方面的影响力,而且这绝对只是一个开始,等到皇帝将各方面都捋顺了之后,左相衙门很可能还会继续被削弱。只不过会削弱到什么地步,除了杨束之外,旁人根本猜不透。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