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第二个奖励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高力士走了,李琇满血复活。

    “明是汉朝皇室后人,他们也全是李琇的佃户,靠种药材为生。

    大部分庄园内都有庄宅,李琇的药庄也不例外,一般是庄园主人来出城避暑休假的住处,占地约三亩,也在刘庄内,庄宅后面还有一座大仓库。

    乡下的三亩可不能和城里比,土地就不值钱,和城里正好反过来,砖头值钱,不过这座宅子就算在乡下,没有百贯钱也休想建起来。

    李琇打发众人去庄宅里休息,他自己却兴致勃勃视察领地去了,五百亩地,徒步还不行,需要骑马视察。

    药庄小管事叫做刘群,同时也是刘庄的村正,五十岁出头,本份中不失精明,他骑着一头毛驴陪同李琇。

    五百亩地并不是平原,这里靠近蓝田县,属于丘陵的边缘地带,一座座起伏低缓的山坡,沙质土,紧靠灞水的一条支流小河,气候温暖湿润,特别适合种植药材。

    “回禀殿下,我们这里原本属于内库,是京兆府十大药庄之一,所种的药材都由太医局收购,不过......”

    “不过什么?”

    管事叹口气,“我们去年根据太医局的安排,专门种植了板蓝根和金银花,去年还是个大年,光金银花晒干后就有七千多斤,板蓝根有十几万斤。

    结果太医局给我们金银花的价格只有八十文一斤,板蓝根只给二十文一斤,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忙下来,一家只有几十贯钱的收入。”

    “刘管事,我和佃农的分成怎么算?”

    “税后各一半,如果是太医局收购,免税,如果在市场上卖,每亩地缴税一贯钱。”

    “那按照太医局收购,我一年能有多少?”

    “殿下,收成也分大年和小年,按照去年算下来,殿下和我们各收入一千五百贯,我们二十六户人家,平均每家五十几贯钱。”

    李琇眉头一挑,难怪有了爵位后,每月例钱就不算什么,一年光药庄收入就有一千五百贯钱。

    不对!种小麦可没有这么多,李琇这才明白了高力士对自己的关照,把利润极高的药庄给了自己。

    ‘就不知道老高是不是也想分一杯羹?’李琇暗暗思忖。

    “如果是卖给药商呢?”李琇又问道。

    刘管事压低声音道:“缴税以后再涨一倍!”

    李琇眼睛蓦地瞪大了,他以为只差一点点,没想到竟然差了这么多。

    “那当然要卖给药商啊!”

    “殿下,以前是不允许我们卖给药商,其实最后来收购还是药商,这里涉及到一些利益。”

    李琇一转念就明白了,以前太医局头子是余深,大头其实是被牛仙童吞了,所以太医局才拼命压价收购,然后再转手卖给药商,坑了佃农和内库,肥了他们自己。

    李琇一挥手,“以后是我做主,直接卖给药商,和太医局无关了。”

    刘管事大喜,连忙道:“关键是太医局那边,殿下得去打个招呼,要不然会得罪人的。”

    “没问题,新局令王御医和我是老朋友,我给他说一声,要么按照市价收购,要么就让我自己卖!”

    “殿下,最好的办法是太医局按照市价收购,可以免五百贯的税啊!”刘管事的精明在这个时候便显露出来。

    李琇更是心花怒(www.shubaojie.com)放,原本是一千五百贯,现在变成三千贯了,就算是小年也有两千四五百贯的收入。

    难怪大家都打破头要争爵位,好处立竿见影啊!

    刘管事见庄主兴致盎然,又笑道:“我有个稀奇玩意,大家都没有见过,不知道殿下有没有有兴趣?”

    “什么稀奇玩意?”

    “殿下请随我来!”

    刘管事催动毛驴奔跑,不多时,来到靠近河边的一片药田内。

    在一座泥屋旁边的菜畦内,刘管事指着几株小苗道:“就这个,蛮稀罕的,第一次见到。”

    李琇翻身下马,仔细看了看小苗,他觉得有点眼熟,但现在没有开花结果,他也认不出是什么。

    “怎么只有五株苗?”

    “是我妻子种的,她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就只种了五颗种子,正好听说殿下要来,我就寻思着让殿下看一看。”

    “我也不认识,种子是啥样的?”

    “殿下稍等!”

    刘管事跑回旁边小屋,从里面拿出一支黄灿灿的东西,“就这玩意儿,大家都不知道是什么?”

    “我靠!”

    李琇瞪大了眼睛,这...这是玉米啊!

    他揉揉眼睛,没看错,是一根玉米棒子。

    可这是唐朝,怎么会有玉米?玉米不是美洲的东西吗?

    “刘管事,这是谁给你的?”

    “我有点记不清了,大概是前年夏试种看看。”

    李琇一拍脑门,他知道第二个奖励是什么了,玉米!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