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七零章 南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官道迢迢,蜿蜒着通向江南女子柔情似水,恐怕比京都还要美妙的多,跟着秦逍前往江南,未必没有机会享受江南女子的温柔,于是也跟着一同前来。

    一行十五人,十五匹马,出了京都之后,以陈曦为向导,折而向东。

    陈曦当年在江南待过,对道路十分熟悉。

    按照陈曦的说法,骑马一路去往江南自然也可行,但却要多绕不少路,京官下江南最常走的是水路,东行至洛口,乘船而行,沿通济渠可以直达江南。

    众人快马加鞭,从京都到洛口快马用不了一日便可抵达,而京都三大水系之一的洛水,便是直通到洛口官渡。

    通济渠自洛口出黄河,经鸿沟、蒗荡渠、濉水通入淮河,入淮水之后,顺淮水往东入山阳郡,改道继续往南,经扬州、苏州入杭州,将江南与江都以这条水渠相连起来,与另一条通往东北方向的永济渠都是前朝所修,亦是前朝留下来的最大渠道成果。

    比起永济渠,通济渠对帝国的作用自然是更为重大,几乎可以说是帝国的命脉所在。

    江南赋税以及江淮的粮食,大都是以通济渠这条水路北上。

    前朝时期便在洛口兴建了粮仓,大唐立国之后,洛口仓更是保障京都的粮仓重地,帝国强盛之时,洛口仓数次扩建,仓城方圆二十里,共有三千窖,每窖可存粮五千石,鼎盛之时,洛口仓存量千万石,驻军数千守卫,是当之无愧的不定还能从江南捞些好处回来。

    所以到了洛口官渡,不用秦逍吩咐,主动去和官渡的人员接触。

    官渡的人员验了费辛的文书,知道这是大理寺的官员出巡,他们常年负责船只调运,在地方过来的官员面前自然是摆足威风,但是京都有官员出行,那是一定都不敢怠慢。

    十五个人,十五匹马,至少也要两艘官船方可,官渡的人员会先负责准备好所需官船,至于所需的花销,到时候列出单子,送到大理寺报销。

    费辛在大理寺是五品寺正,京都这样品级的官员没有八百也有五百,微不足道,可是出了京都,七品官员就已经是百姓眼中的大官,费辛五品寺正也足够威风,像秦逍这样的四品官员,寻常百姓想见一面都是难得。

    官渡人员办事效率不慢,说话,空闲之时,便独自在舱内练功。

    他突破如四品中天境,身体和小天境的时候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知道这一切都是【太古意气诀】的功劳,所以但凡有时间,便会抽空修炼内功,期望能够再有突破。

    只是他心里也清楚,自己短短一年时间,就从一介凡夫突破至中天境,如果让其他人知道,只怕要惊掉大牙,这样的修炼速度,虽然【太古意气诀】居功至伟,但自己在武道上的天赋也是不可或缺。

    自己如果毫无武道天赋倒也罢了,既然拥有,那就要好好珍惜。

    他倒也想和陈曦一起分析一下江南内库的情况,但现在掌握的情况极其有限,而且所知为数不多的情况却又是那般离奇,真要分析起来,眼下还无从着手。

    顾白衣一如既往地拿着兵书沉迷(www.xinbanzhu.com)其中,秦逍知道如果不是地动山摇,自己这位大舅爷绝不会被任何事情所影响,胖鱼等人既然扮作大理寺刑差,自然不好一直待在秦逍身边,毕竟秦逍堂堂四品少卿,总不会成日里和几名刑差黏在一起。

    秦逍站在船头,举目远眺,见得两岸青山绿水,黑土褐石,颇为悦目。

    “秦大人是在想这件案子从何处着手吗?”身后传来陈曦的声音,秦逍回过头,见陈曦单手背负身后走过来,自己没有找他讨论,他却率先找到自己。

    秦逍微微一笑,道:“其实我对此案毫无头绪,到了江南,也未必知道该如何着手,到时候全赖少监大人。”

    “圣人既然下旨派秦大人办理此案,自然是觉得秦大人有这样的能力。”陈曦站在秦逍身边,极目远眺,淡然自若道:“圣人慧眼如炬,自然不会看错人。”

    秦逍依然含笑道:“少监大人曾经在江南待过?”

    “多年前的事情了。”陈曦道:“江南织造局设在杭州,每年需要往宫里提供十万匹上好的丝绸,我曾在织造局待过两年,就是监督负责往宫里送丝绸。”

    秦逍心想管着织造局这样的衙门,肯定是油水颇丰。

    “咱们此行江南,是往杭州去?”秦逍问道。

    江南三州,秦逍至今还不知道江南内库设在何处。

    陈曦摇摇头,笑道:“苏州,内库在苏州灵岩山,要调查此案,自然先要勘察现场,我们抵达苏州之后,微服直接前往灵岩山!”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