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八章 血阎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尚书台六部衙门分落于皇城附近的朱雀大街和玄武大街。

    兵部座落在朱雀大街中间,毕竟是兵之大事,兵部自然是处在朱雀大街风水最好的地方。

    刑部同样在朱雀大街,离兵部其实不算太远,毕竟整条朱雀大街也不算太长,不过比起兵部的风水,刑部却是差了许多。

    各部衙门建筑式样不尽相同,大多数飞檐如凤,翘指是闻所未闻,朱雀大街两边官署的卫兵都是睁大眼睛,只以为自己看花了眼。

    骑在马背上的当然是秦逍。

    马车走在朱雀大街,直接到了刑部那充满阴鸷气质气息的官署外,秦逍抬起头,看着官署门头“刑部署”三字,脑海中已经想起了昨夜顾白衣对这座官署主人的评价。

    “那是个疯子。”顾白衣说道:“对他来说,最大的快乐,就是看到别人在他面前遭受到非人的折磨,他痴迷(www.xinbanzhu.com)鲜血,就像野兽一样,乐此不彼。”

    秦逍记得很清楚,提及刑部那位堂官的时候,喜怒(www.shubaojie.com)不形于色的顾白衣,眉宇间竟是显出了极其明显的厌恶之色。

    顾白衣对刑部尚书卢俊忠的生平十分清楚,详细告知秦逍,秦逍对这位掌理帝国刑名的最高长官,却也已经颇为清楚。

    卢俊忠原本叫卢智,二十岁出头就进了刑部,在刑部熬了十多年,也只混了个刑部司令吏之职,在刑部官署可说是升官极慢。

    按照大部分的说法,卢俊忠样貌奇丑,两耳尖尖,身材干瘦,浑身上下给人一种极不舒服的阴郁气息。

    在大唐为官,有时候外貌也十分重要,像卢俊忠这样莫说谈不上仪表堂堂,便是普通人也及不上,更加上性情也是颇为古怪,所以在刑部同僚眼中极不受欢迎,而且几人刑部堂官对样貌丑陋的卢俊忠都颇为厌恶,其中一名叫做张顺的刑部堂官,甚至下令,不让卢俊忠出现在他眼前。

    连堂官都存有厌恶之心,刑部上下自然也都看不上卢俊忠,卢俊忠亦成为刑部另类,深受排挤。

    如果就这样下去,卢俊忠最多也就混到个刑部主事,老来致仕还乡,这一生就此度过。

    但圣后登基,却给了卢俊忠一跃而起的千载良机。

    圣后登基之前,德宗皇帝颁下诏书,册立圣后夏侯为储君,朝野皆惊。

    大学士赵炎括连同二十多名朝廷重臣上书劝谏,恳求德宗皇帝收回成命,却并无扭转局势,德宗皇帝驾崩之后,圣后夏侯于当年七月登基称帝,称圣人,定年号为杀就杀,必然需要拿出确凿证据。

    圣人将彻查赵炎括一群人的交到刑部,暗中吩咐刑部尽快找寻这些官员的罪证,但刑部却一直没有进展。

    毕竟在圣后登基之前,刑部的实权并不重,而且七品以上的官员刑部都没有审讯定案权,朝中高官犯案,只能由大理寺来审讯,定案之后,上呈皇帝,皇帝朱批过后,大理寺再将人犯丢给刑部,由刑部执行刑罚。

    新皇登基,没有将审理赵炎括等人的任务交给大理寺,而是交到了刑部手中,只因为当时上书的官员之中,亦有大理寺的一位高官在内。

    刑部立国之后何曾审理过如此一群朝中忠臣,顿时慌了手脚。

    最要紧的是,赵炎括等官员大都有清名,而且威望极高,刑部担心真要定了这些人的罪,必将遭受朝野唾弃。

    是以刑部诸多官员都不想沾上这个烫手山芋。

    正在此时,卢俊忠主动请缨,刑部堂官正愁无人,便将查找罪证的差事丢给了卢俊忠。

    卢俊忠手中有了权力,第一时间逮捕了上书的其中两名官员,一开始并非以谋逆之罪逮捕,这两名官员早年一些不光彩的事情被卢俊忠抓在手中,进了监牢之后,仅仅用了一,在刑部之内,设有十六处刑房,每一间房里,都有一种残酷至极的刑罚。

    不过往往还没进入十六门,犯人就已经招供定案,只有那些硬骨头才能享受到十六门的待遇,可是骨头再硬,进了十六门,经受不住三种刑罚,往往就忍受不住。

    进入刑部大狱,无论身份高低贵贱,不管罪行轻重,来了就只有一种身份,那就是囚犯。

    对待犯人,先往鼻子里灌醋,让犯人浸泡在屎尿之中,无水无食,再将刑具摆放在犯人的面前,见到刑具的犯人,吓得魂飞魄散,许多人甚至自己诬陷自己,不想经过刑讯,早早定案。

    最恐怖的时候,一些人只要听说刑部的人登门,立刻自我了断,宁死不进刑部门。

    卢俊忠升到刑部尚书之后,威风凛凛,想到曾经担任过刑部堂官的张顺,有心要在这位老上司面前逞威风,下了帖子,要登门拜访,可是等到登门的时候,老堂官张顺已经服毒自尽。

    对这位刑部堂官来説,一场案子下来,如果不死个上百人,那实在对不住自己的辛苦,所以只要是卢俊忠亲自过问的案子,必然会以血流成河收场。

    死在卢俊忠手中的官员不计其数,在他最威风的时候,达官贵人王公贵族在卢俊忠面前如同猫狗一般。

    也正因如此,卢俊忠在朝中的敌人不计其数,各方势力都恨不得将卢俊忠碎尸万段,是以匿名参劾卢俊忠的折子也是如同雪片一般。

    不过卢俊忠如此嚣张,固然是因为确有手段,更重要的原因是背后有圣人的撑腰,雪片般的弹劾折子根本没能撼动他分毫,而且得到圣人赐名俊忠。

    对卢俊忠来说,他十分清楚自己的靠山就是圣人,他可以不在乎任何人的看法,但对圣人却像一条狗一样忠诚。

    大理寺那边,也早已经被刑部压制,自大唐立国以来一直骑在刑部头上的大理寺,编制一再缩减,如今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一个清水衙门,只要被卢俊忠看上的案子,大理寺拱手相让,不敢沾染分毫。

    卢俊忠以制造刑狱发家,每一次大兴牢狱,都会给他带来巨大的收获,不过随着圣人坐稳了皇位,朝中再也听不到反对皇帝的声音,而圣人也并不希望朝堂一直在动荡之中,所以这些年在圣人的暗示下,卢俊忠收敛许多,按捺住自己嗜血扭曲的本性,没有再弄出太大的风浪来。

    不过就像狗改不了吃屎的习惯,刑部那一双双阴鸷的眼睛环顾四周,谁也不知道这位奇丑无比阴险毒辣的刑部堂官会在哪一天又会生出事情来。

    而让人闻之色变的卢俊忠,也得了一个贴切的绰号。

    血阎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