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三章 大明因何而亡?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来自大明劫世界的孙传庭,祈求苍过吧,想要平平淡淡一些。怎么还来这种拯救苍生的大事件。”

    ‘平平淡淡的时候,谁会极致虔诚,或是彻底绝望之下的去祈求苍的都对,可这次的任务太麻烦,他需要考虑一下。

    回想起曾经在大明世界的过往,再回想一下之前电影之中看到的种种惨状。

    没有意外,王霄最后还是接下了这个愿望。

    作为一个正气凛然的好人,他见不得那么多的人受苦,却不伸出援手。

    心地善良是他的标签,乐于助人是他的底线。

    做一个好人,无论最终结果如何,他都问心无愧。

    这绝对不是因为三项过百只差最后一点,所以想要碰碰运气看看是否能完成,以平缓自己急迫到无法抑制的情绪。

    老好人王老实表示,绝对不是因为这个。

    “接受愿望。”

    老传统的步骤,眼前一暗一亮。

    视觉恢复过来的时候,眼前是一个一面懵逼的小老头。

    四周环境昏暗,外面有晃动的火光跳跃。耳畔则是皮鞭与身体接触的脆响,还有受刑之人的哀嚎。

    当然,少不了的是各种各样的喊冤声响。

    空气之中弥漫着一股特殊的味道,那是一种混杂着极端的潮湿发霉,血气与汗臭,外加某些不可言喻的味道混杂在一起的味道。

    王霄摸了摸鼻子,目光看着眼前的小老头“孙大人?”

    之前才看过剧情,自然认得这张脸。

    不过比起剧情之中修剪整齐的胡须,打理妥当的头发。王霄眼前的小老头要憔悴的多。

    面带菜色的孙传庭,好不容易才从震撼之中回过神(www.shubao.info)来。

    他之前正在思索如何才能挽救大明的危亡局面。左思右想之下,居然是毫无办法。只能是眼睁睁的看着大明王朝走向深渊。

    回想起曾经见到过的那些生不如死的百姓们,孙传庭潸然泪下的祈求苍,身为聪明人的孙传庭,还真是没猜错。

    “求仙人救我大明。”孙传庭恭敬的行大礼。

    “你这是在为难我胖虎(www.fuguodu.pro)啊。”

    王霄挠头“这事情我整不了。”

    此时的大明已经是病入膏肓。除非王霄穿越的是崇祯皇帝,能用大义一点点的来做转变。

    实在不行,穿越哪个大明王爷,明亡的时候也能撑得起南明。

    可现在这样的,除非王霄去参加李自成的队伍,打烂一切从头再来。

    那样的话,先不说无法完成孙传庭的任务,单单说那些流民大军,王霄自己就是瞧不起的。

    真正的流民大军,那是真的蝗虫一样毁灭一切。

    每到一地,都是抢走所有能抢走的东西,抓走所有能够抓走的人,毁掉一切带不走的东西和人。

    蝗虫群一样的流民大军,所造成的损失甚至比话,王霄就直接说“大明真的问题出在那些儒家官吏的身上,还有的话,就是多达百万的宗室。”

    “那些寒窗苦读圣贤书,考中科举之后就一个字都不记得的儒家子弟们。为话。

    清洗好茶杯的王霄,给自己倒上一杯茶喝“让我来告诉你原因所在。”

    “大明的读书人太聪明了。他们巧立名目,移花接木的用一句‘祖训读书人不用交税’,彻底挖空了大明的根基。”

    “这些真正有田有钱有生意的不用交税,还不断迫害那些已经活不下去,却还要背负沉重赋税的普通百姓。”

    “大明朝收不到税收,自然没钱安抚百姓训练军队。安抚不了百姓,他们为了活下去就要做流民。没钱训练军队,就只能是眼睁睁的看着外虏破关。”

    孙传庭沉下了脸色“先生对我等读书人,是否误解太深?”

    王霄淡淡的笑着“不,我早就知道儒家的读书人是什么样的德行。虽然不乏真正品行高洁之士,可他的数量太少。少到了百姓们要喊他们青“大明的赋税并不重。”

    “我知道。”

    王霄笑了“三十税一嘛。可这些都是纸面上的东西。”

    孙传庭不解的看着王霄,他是真的不知道收税方面的事情。

    “纸面上的税率很低,可税吏征收的时候,却是敲骨吸髓啊。”

    “税吏征税的时候,斛斗本应是平满为算。可他们却是要求得倒满粮食,要倒到上面尖尖的树立起来,洒到外面才行。这个办法叫做‘淋尖’,多出来的这些都是堂而皇之落入税吏的口袋。”

    “你以为这就完了?不不不,衙门里还有一批脚法出色,比国足牛叉一万倍的高手。他们会在这个时候出场,一脚踢在斛斗上。洒出来的这些,不好意思,一句加派就不再是你的了。你还得继续装米再装满。这个办法,叫做‘踢斛’。”

    王霄慢悠悠的给目瞪口呆的孙传庭倒了杯茶水“孙大人是不是觉得这样就结束了?这只是开始。”

    “大明的地主都是有身份的,不是读书人就是士绅。他们会用各种手段,主要是关系网和县官勾结。不用服役,也不叫赋税。所有的劳役和赋税,都被集中在了名下没有几亩地的贫民头上。等到贫民交不起赋税而逃跑,他们的这几亩地就顺理成章的落入到了士绅们的手中。”

    “大明是里甲制度。每十户编成一甲,十甲编成一里。若是一甲之中有两户人家不见了,那剩下的八户人家就要承担这两户的税收。如果一甲之中只剩下了一两户人家,他们把自己卖了都交不起。为何流民数不胜数,因为他们承担不起这份赋税!”

    王霄叹了口气“三十税一的确是不高,甚至可以说是善政。可惜英宗之后,政令难出紫禁城。贪得无厌的读书人们,就像是饕餮一样吞噬一切,直到大明彻底覆灭为止。”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