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一章 考试 (月票加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大秦统一。

    至于教育方面,王霄实际上早就在做了。

    之前的医学馆就是如此,王霄亲自传授医术,再通过医学馆不断的招募人才培训,从而大幅度的提升了这个时代的医疗水平。

    同样的,在秦国做事的墨家,按照王霄的命令成立了工学馆,开馆收徒传授制作方面的知识。

    农家也是开了农学馆,主要传授农业知识。

    这些年来,他们一批接一批的培训了许多人才,为大秦的国力提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就像是金属马镫,看似非常简单,可实际上对于材料学有着很高的需求。

    青铜软,做不了。必须得是冶铁才行。

    而且普通的含磷高的铁发脆,含碳量太高就会软,都不适合做金属马镫。

    在王霄以这个时代的方式提出这方面的问题,并且给出概略的技术指导之后。墨家的工匠们花费了几年的心血,生生做出了近似于百炼钢,还有炒钢的技术来。

    作为奖赏,王霄给相关的人员全部予以爵位提升,领头的直接位列大庶长,再上一步就是关内侯。其他参与人员,最少的也是十四等的右更起步。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金银铜钱,布帛美酒,华宅良田作为奖赏。

    不过墨家的话,讲究刻苦修行,很少有谁会喜欢这种物质上的享受。

    他们只对技术革新感兴趣。

    王霄急需大量的人才来为官做吏,否则的话,他取消分封改为郡县就成了笑话。

    过的书籍出现,这才使得咸阳城周边的知识水平快速提升。

    的确是只有咸阳城附近,因为想要传播到全国,还需要很漫长的时间。

    王霄这次搞考试,然后凭借成绩授予官职。

    不仅仅是诸子百家闻风而来,就连贵族豪强们,也是赶来了咸阳城,求得考试的机会。

    春秋战国数百年,政治这种事情向来都是被各国王室还有门阀所把握。

    想要做官,先看你爹是谁。

    对于那些地方豪强们来说,除非是和吕不韦那样搞事,否则的话几乎不可能有参与其中的机会。自然也就没有了发言权。

    像是那些大地主,大商人们。往日里就是勋贵眼中的肥羊。

    而现在,王霄给了他们一个正大光明参与政事,拿到发言权的机会。

    从全国各地赶过来的人太多,多到了关东兵马开始动员,向着北方集结的时候,咸阳城的周边已经是人山人海。

    咸阳城的城墙已经开始拆除了,不过能够进入城内的人却是不多。

    不是因为进城还要有身份,而是城里没有他们住的地方。

    这时代出门在外,可没有带“露布上已经挂上了考试流程。”

    依依不舍放下手中书籍的陈平,起身行礼“郦兄,皇帝准备如何考?”

    “露布上说,所有人都可以报名参加初试。过初试者,可参加后面的正式国考。”

    郦食其没有卖弄什么,很是认真的说着自己打听到的消息。

    “郦兄。”陈平愈发急切起来,就连手中花费了他全部盘缠的书本都扔下“初试考什么?”

    有名有本事的,像是张苍那样的。早早就有咸阳城的贵族勋贵们接去家中看美人歌舞,饮美味酒水。

    自己家中有钱的,或者是学派实力大的。则是包下了驿馆,或是借住大户之家备考。

    而像是陈平与郦食其这样,家中贫穷的,那就只能是住在朝廷提供的地方。

    这里是少府的工坊,白,他们可没有失败了回家继承家产的退路。

    他们除了成功之外,别无选择!

    所以此时陈平的心神(www.shubao.info)如此激动,也是可以理解的。这毕竟是改变一生命运的决定性机会。

    郦食其感同身受,所以安抚着陈平先坐下。

    之后端起一旁的陶碗狠狠灌了一大碗的凉水。

    看着快要急疯了的陈平,郦食其坏坏的笑着。他这种治纵横家的,就喜欢折腾人。

    “初考有两样,一个是考文章,不论学派。还有一个,则是考算术。”

    陈平失声“算术?”

    考文章他不怕,他本身是治道家的,也学了黄老,内心却是行法家。算是博学多才,随便考哪个都可以。

    但是算术的话,他虽然学习过,可却是远远谈不上精通。

    王霄出题很简单,就是按照现代世界最重要的语数外来考。去除掉毫无意义的外语,剩下的就是语文和数学。

    语文好说,直接默(www.zhaishuyuan.cc)写一篇文章,再来一篇阅读理解就成。

    这个主要是考验来参考的是不是文化人。

    至于数学,在这个时代那就是高大上了。

    这个时代里,九章算术这本重要的书籍还没有彻底成型,参与编纂的张苍自己都还在考试。

    历史上这个时间段里,华夏至关重要的‘算经十书’,现在一本都没出版。

    现在的话,王霄提前整理出版了‘九章算术’以及‘算术书’。

    ‘算术书’是湮灭在了秦末的战火之中,直到两千多年后才通过一座古墓重见,这就是晴天霹雳。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