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章 灭韩,颍川郡 (月票加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大王。”王翦上前,一步踏在了邯郸城的沙盘旁边“攻灭诸国,当先打其最强者。臣以为,当先灭赵。”

    作为反方的李斯,当即反驳“先易后难,此乃常理。赵国实力雄厚,想要短时间内灭赵绝非易事。”

    “长平之后,赵国实力衰弱。我军攻赵必胜。”

    “赵国面积广阔,人口众多。更重要的各国都有可能来援赵。一旦急切之间拿不下,各国援军过来不得不退兵。”

    “......”

    先灭赵还是先灭韩,成了秦国争论的焦点。

    两边都有自己的理由,都认为是先灭自己选定的目标最好。

    “大王。”王翦瞪了眼李斯,大步上前行礼“现在大秦与燕国约定了好了联手攻赵,正好可以合击。齐国不提,魏韩胆怯必然不敢来救。楚国路远,真有援兵的话,等到了的时候,赵国早就没了。大王,机不可失啊。”

    一直没说话的王霄,终于是当着所有人的面表态了。

    “赵国,比你们看到的更强。”

    作为战国后期,唯一能和秦国打来打去的强国。此时的赵国依旧(www.fqxs.net)是具有相当的实力。

    别的不说,王霄可是知道李牧还在的。

    宜安之战的时候,秦军被李牧打的几乎全军覆没。

    之后几年内接连三次大规模攻打赵国,都是被李牧打的崩溃。甚至出现了听到李牧的名字就不战而逃,不敢迎战的事情。

    至于所谓的燕国合作,不是王霄看不起他们,实在是群雄之中排不上号。

    “灭赵,绝非一年之功。需逐步来进行。首先要做的,是把太行山这边的地盘都夺过来。”

    不算其他的,历史上的祖龙灭赵,足足花费了七八年的功夫。

    大战足有四五次,小战则是不计其数。

    如果不是用反间计弄死了李牧,估计还得继续向后推延。

    赵国地盘在太行山两侧,也就是晋中盆地与河北大地。

    作为形胜之地的太行山,只要拿下了河东就可以对河北形成地形上的压制。

    “今年的作战目标很简单。”王霄走进沙盘,伸手指着只剩下了一小块地盘的韩国“灭韩。”

    李斯这边刚刚露出笑容,那边王霄就已经伸手指向了北边的赵国“拿下河东之地。”

    王翦再问“孰轻孰重?”

    “韩国国小力弱,二十万兵马足以灭其国。赵国势大,动员四十万大军夺其河东之地。夺阏与,占井陉。”

    王霄的计划还是传统的远交近攻,先拿最弱的韩国开刀。同时尽可能的削弱赵国。

    至于魏国,秦国的实力还没有到可以同时打三晋的程度。

    实际上如果不是三家分晋,真正夺取些什么,那边他老子王翦就已经是一记恶狠狠的目光瞪了过来,让他闭嘴。

    只要仔细想一想就能明白。

    王翦已经统帅四十万大军去夺取河东之地了。他王贲要是再弄个灭国之功,那其他人该怎么想?

    合着全,真的是好过了许多。

    最起码的,绝大部分的秦国百姓都能穿得上一套衣服,能够吃饱饭,偶尔还能来条肥鱼打打牙祭。

    这些在王霄看来只属于满足基础需求的事情,在四周各国贫苦百姓的眼中,那就是王贲以援军的名义赶过来,实际上是来做什么的谁都清楚。

    在李信的麾下,有一支特殊的兵马。

    一支两千余人,全部配备全套铁甲,手持铁盾的精锐老兵。

    王霄称呼这支兵马为陷阵营。

    陷阵营只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就攻破了新郑的城墙。

    大军杀入城内,一切就此结束。

    韩王安以下,几乎所有的韩国贵族都被俘获。韩国,就此灭亡。

    消息传到咸阳城,王霄哈哈大笑,下令将韩地改为颍川郡。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