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七章 修夏历 (月票加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这时代的女性地位很低,甚至连个名字都没有。

    像是冬儿,称呼就是冬儿,没有姓氏。

    贵族女子虽然有名字,可地位也不见得能有多高。

    无论是芈华还是离秋,在王霄的面前都是尽可能的展示自己的谦卑与恭敬。

    这是时代的限制,在这个时代就是如此。

    若是有个女拳穿越这里,别说是什么轰轰烈烈的爱恋了,能活过第一集都是个奇迹。

    虽然好看的皮囊不同,可本质上与王霄在万千世界之中遇上的姑娘们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在芈华的宫殿之中度过一夜,热情的为爱鼓掌之后,王霄感觉到一阵的空虚。

    千篇一律的性格,让他感觉索然无味,犹如贤者。

    躺在床榻上的王霄,开始想着如果有一是,对美好的向往?

    胡思乱想的时候,芈华已经是带着宫女们过来服侍王霄洗漱。

    朝会这种事情并非是不好,只是王霄不适应十月就过年。

    而且现在大秦还没统一的农历,阴历。

    夏历与黄帝历、颛顼历、殷历、周历、鲁历合称古六历。

    每月初一为朔日,十五为望日。以正月初一为年节,月分十二带润。

    具体的详细情况,王霄很清楚。因为现代世界里用的就是这个。

    如此严密,如此精确的历法真的是让人震惊。因为这是五千年前的历法。

    老祖宗的智慧,王霄已经是不知道该如何去称赞了。

    编撰历法这种事情,王霄肯定是懂的。

    不说他看过无数相关方面的书籍资料,单单是他在众多世界里看过的修历之事都不知道有多少。

    可出于本心,王霄不愿意自己亲自动手去做麻烦事情。

    “李斯啊。”王霄有事一般都是安排给李斯去做“知不知道现在阴阳家之中哪个最有名气?”

    “当是齐国人邹衍。”

    “哦。”王霄点头,表示自己听说过这个名字“本王知道他,燕昭王的老师。弄了五行论还有五德说出来。对了,他是不是有个女徒弟来着。算了,派人去把他给找来。”

    “大王。”李斯苦笑“邹衍并无女弟子。而且他数年之前就已经死了。”

    “死了?”

    王霄是真不知道邹衍什么时候死的,他只知道邹衍在阴阳家之中名声最大。

    而修历法,肯定是要找阴阳家。他们就是古代的了出来。

    等了片刻,抬头看着一脸想说又不敢说,无比渴望又艳羡的李斯。王霄哈哈笑着“你是治法家的,也想参合这个?”

    “大王。”擅于察言观色的李斯当即上前一步,小声笑着“修历乃是名传千古的盛事。臣虽然是治法家,可对阴阳家也是略有研究。”

    王霄摆摆手“知道了,你就挂个名字好了。去把,这肯定是要参合一脚的。

    秦国要修历法的消息传出,,一个出名的都没有。

    出名的阴阳家很多,从擅长奇门遁甲的姜子牙,到发明了后的邹衍。

    再到东方朔,焦延寿,诸葛亮,李淳风,陈抟,刘伯温等等都是。

    可现在邹衍死了,上下前后居然找不到一个出名的阴阳家了。

    把这么大的荣誉留给那些无名之辈,王霄是一万个不愿意。

    可给李斯这样混名声,王霄更是不舍得。

    最后无可奈何之下,王霄只能是自己收下了这份偌大的名声。他自己挂名修历法。

    “此次大秦修历,改周历为夏历。月升月落绕大地一周为一月,以朔望月为基。春一月为正月,就是干支历的建寅之月...”

    “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为一个回归年,并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

    “......”

    说是夏历,实际上使用了大量的阳历成分,本质上只是用了夏正而已。

    这份历法,王霄是完全按照现代世界的阴历来的。

    可以说是最为符合季节变换,符合自然界定律的历法。

    王霄有信心,让这套历法永久的流传下去。

    想要让别人承认你的好,除了利益之外就是你足够强大,强大到别人不得不接受的程度。

    利益肯定有,二十四节气外加均衡的日月分布,完善的月盈月亏,潮汐变幻。这些东西对所有人都有好处。

    强势的话,不仅仅是关东诸国,日后还要推行整个世界。

    定下一路向西的国策,朗基努斯之枪就再无出现的机会。

    王霄可不仅仅是挂名,基本上所有的重要点都是他提供的,那些阴阳家们,顶多就是填补上细节。

    他最不耐烦的就是这种文案工作,写完之后就直接把所有的事情都扔给了阴阳家们,再由李斯负责把关。他自己则是带着蒙家兄弟,策马去视察即将完工的郑国渠。

    修了十年的郑国渠,终于是到了完工的阶段。

    这条水渠修成之后,可以灌溉超过四万顷的土地。这个时候一顷是五十亩地,那就是二百万亩。

    史书记载,一亩地可以收一钟粮食。折算公斤是100公斤。

    二百万亩乘以一百公斤,那就是一年收两亿公斤的粮食。

    如果再加上王霄提供新的化肥堆积发酵方式,可以提高一成左右收成的话,那又会多出两千万公斤来。

    一年多出如此之多的粮食来,那大秦真的是想打谁就打谁。

    这年头,一个士兵出征作战。无论是甲士还是壮丁,一个月最低四十五公斤的粮食支出。

    在现代人看来,一,如果有谁哪为收成的一半。

    至于十二税一什么的,那是商税,为了促进商业发展才弄的那么低。毕竟秦国缺少很多关东六国的商品。

    而矿山什么的,都是属于大王的,自然也就不用收税。

    这么看起来,好像做商人什么的要比做农民更加合适。毕竟税收方面差距太大了。

    可实际上的现实却是,只要是征发徭役,做城旦的时候,都是优先选择罪犯,赘婿,商人什么的来。

    那些穿越到古代做赘婿的,可千万别去要服徭役的时代。那是真的有事情就先找你。

    商人的地位低下,这是一直以来都有的事情。

    大秦的税收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口赋,也就是俗称的人头税。

    都说秦国的时候苛政猛于虎(www.fuguodu.pro),这严重影响到社会公平与财富分配的人头税,就是最重要一个原因。

    而实际上呢,战国七雄都收人头税,这玩意也不是秦国创造的。只不过是秦国最后统一了天下还继续收,自然是被钉在了靶子上。

    税为粮,赋为钱。

    人头税名叫税,实际上是赋。就是朝廷直接向百姓收钱聚财。

    大秦不但收的数量多,而且次数也多。有时候一年能收个十几次。

    这种程度的剥削之下,始皇帝死后天下皆反也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