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一章 粒粒皆辛苦 (为盟主一明扉一加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英布又被称为黥布,这是因为他曾经受到过黥刑。

    而所谓的黥刑,实际上就是在脸上刺字。

    像是武松,林冲,宋江,杨志,卢俊义他们都是受过这个刑罚。

    简单说就是,类似于在脸上刻着‘我是贼’这样的字迹。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罪犯。

    而此刻的英布有些惊讶,因为他完全没想到大名鼎鼎的项王居然主动出来接待他。

    这种殊荣让他诚惶诚恐的同时,也感觉是非常有面子。

    “项王。”原先的县衙已经是被王霄给占了。现在这里正在召开酒宴,已经喝的满脸通红的英布直接端了酒坛“俺英布这条命,就是你的了。”

    “好。”王霄满意点头“你不负我,我也不会负你。他日功成的时候,绝不吝封侯之赏。”

    历史上的英布也是一开始投靠的项羽,可等到项羽在楚汉争霸之中逐渐显露败迹的时候,被刘邦说动选择了背叛。

    不过他最后也没好下场,跟韩信彭越一样被干掉了。

    对于这些,王霄是不在乎的。

    他连韩信都能留在身边重用,更何况是英布。

    如果自己衰弱到了被人背叛的程度,那也是活该。

    而且如果真的有人背叛,王霄也不介意打的到他妈妈也认不出他。

    王霄开始在九江郡发展,攻城略地招兵买马。

    当然了,最重要的还是搜集粮食。

    很多能在短期内叱咤风云,拉起来号称百万大军的势力。经常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彻底土崩瓦解。

    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人越多吃的也就越多。

    等到粮食吃没了,自然就是一哄而散。

    没吃的了,谁还给你卖命啊。

    所以王霄一直严格控制着兵马数量,哪怕大群人手前来投靠,他也是精挑细选,以曾经做过戍卒的优先。

    范增投效之后,总览公务的张良就轻松了许多。

    他们两个分工合作,效率比起之前张良一个人的时候提升了许多。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有关于田地的问题。

    对于农耕文明来说,田地是一切的基础。安排好了田地的问题,那就有着最为牢固的基础。若是安排不好,那就等着崩塌吧。

    王霄的田地政策很简单。他没有理会那些嗷嗷叫着要求恢复三代之治,行周礼,开井田的要求。

    也没有用自己在其他世界里常用的均田制。

    他的选择,依旧(www.fqxs.net)是大秦横扫一句的是,创立军功授田制度的商鞅真的是没办法做到,可最起码喊出来了。

    就像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不也是出了一个淮右布衣嘛。

    王霄选择继承军功授田的制度,不过想要收揽人心,好处也是要给出去的。

    现在的人都是实在的很,不给好处的事情谁也不跟你干。

    别以为古人都是傻子,实际上除了因为生产力跟不上而弄不出来的东西之外,其他的所有东西古人都懂都是玩剩下的。

    什么都是假的,实实在在到手的好处才是真的。

    王霄给出的好处很简单,所有的民田都免除赋税三年。

    秦朝赋税之重,一句话概括就是刮地皮。而胡亥上台之后,一句话概括就是“就算是为了收揽人心,也没必要做到这种程度啊。”

    王霄不生气也不着急,招手示意两位重臣“遇上事情不要慌,先坐下来喝杯酒再说。”

    在这个没有快乐水,也没有唐培里侬的时代里。喝低度数的酒就成为了最大的享受。

    等到两人坐下,又喝了几碗酒之后,王霄这才慢慢的做着解释。

    “始皇帝开大工开戍边,“这些我们都知道。现在的问题在于,不收赋税粮食怎么来。”

    “不是还有官田吗。”

    此时全,甚至说是少的。

    而且秦灭六国之后,很多无主之地都被收为官田,所以官田的面积极大。

    “项王。”范增跟上苦笑“官田的确是很大,也足够支持军用。可是,官田没人耕种呐。”

    秦时耕种的流程是这样的。

    春耕的时候,农民下地一遍(www.fanwai.org)遍(www.fanwai.org)的翻地,是很仔细的那种。

    翻地非常幸苦非常累,让人直不起腰来的那种。

    之后是落种,一颗一颗的落。

    你以为这就完了,可以安心等待秋收?

    做梦呐。

    之后就是精心照料小幼苗了。

    首先是浇水,这可不是有水渠直接往田地里灌水的那种。而是用肩膀去抬水,然后用葫芦瓢一瓢一瓢的去浇水。

    田地里不只是有粮食,还有各种杂草。

    浇水的时候粮食在长,杂草也在长。所以必须一根根的蹲在田地里拔出杂草。

    还有就去去除害虫,但凡是能吃粮食的虫子都得弄死。

    正所谓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不定秋收的时候还能收获个十斗八斗的。

    “百姓们连自己家的田都种不过来了,哪里还有人手去种官田的。”

    “简单。”王霄对此早有应对“百姓不来种,那就让军士们去屯田。”

    屯田,农耕时代的大杀器。

    “还有,可以发布下去。百姓们帮忙种官田的,按照秋收收获的粮食数量来减免徭役不过是平平无奇。

    “军屯倒是可以。”张良想了想说“可人数太少了,不够用啊。”

    王霄现在掌握着会稽郡大部,东海郡与鄣郡一部分,外加快一半的九江郡。

    这是很大的面积了,官田数量也是极多。

    单纯依靠王霄手中那几万兵马,根本就是种不过来。

    “那就只有招兵了。”范增跟着说“不过现在粮草不多,招兵太多的话就不够吃了。”

    这就像是一个循环。兵多了,粮草不够吃。兵少了,官田开垦不过来。

    很是让人纠结。

    王霄一脸无所谓的挥手“这有什么困难的。找个地方狠狠弄一大笔粮食,再招兵起来不就成了。”

    理的确是这个理,说的没有错。

    可问题在于,这需要的可不是几千或者几万石粮食,而是至少数十乃至上百万石起步的粮食。

    而整个大秦之中,能够满足这个条件的,实际上只有两个地方。

    一个是足以让关中所有人都吃上一年的太仓,还有一个则是负责提供关东六国驻军后勤辎重,修筑在荥阳东北敖山的敖仓。

    这两个存粮的基地,无论是拿下了哪一个,都能轻松拉起数十万的兵马来。

    张良若有所思的看向王霄“主公是要攻敖仓?”

    太仓远在咸阳,那没办法。唯一能够考虑的,就只能是敖仓了。

    “没错。”

    王霄单手扶着乾坤宇宙锋“修整的差不多了,出兵敖仓!”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