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今天,我休沐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咣咣咣咣~~’

    沉闷的敲门声惊醒了明月,她急忙喊了一声“何事?”

    “大官人,外面来了一群开封府的捕快,他们说有万分紧急之事要找官人禀报。”

    王霄打着哈欠坐起身来“知道了,让他们等会。”

    “官人。”明月服侍王霄穿衣。

    “没事。”王霄安抚了两句,去了外面。

    王家的院落很小,也没有会客厅这种地方。推开门出去,就看到院落里站满了开封府的捕快。

    “大,大人。”总捕头看到王霄,说话都带着颤音。

    “何事?”王霄走了过来问“莫不是抓到那贼人了?”

    “出大事了!”总捕头的眼泪都掉下来了“出大事了!”

    汴梁城的治安其实是挺好的。虽说各种案件都有,可基本上并没有那种特别恶劣的出现。

    可自从那玉面飞龙出现,事态就糟糕了起来。

    而今这次还是他们主动设计把人聚集起来的。这份黑锅怎么看都是他们背着最合适。

    “什么?居然有这种事情?!”

    王霄大惊失色,急忙挥手“快带我去看看。”

    一行人匆匆来到地方,这里已经到处都是捕快,无数的火把将幽暗的夜幕映照的一片通明。

    整个开封府的快班捕快几乎都来了。

    没办法,这次的事情实在是太大了。

    “大人,那贼人是在酒水之中下了药。”总捕头亦步亦趋的跟在王霄身边,仿佛这样才会有安全感“小的已经请来大夫验证过。”

    “大人,出了这么大的事,现在该怎么办?”

    的确是大事,不得了的大事,没人敢沾手的大事。

    看着眼前一片忙碌而又混乱的景象,背手而立的王霄沉默(www.zhaishuyuan.cc)片刻,对身边几个捕头招了招手。

    “今“罢了,看在你们往日里也算是用心奉公的份上,本官给你们指条明路。”

    “开封府现在管事的,当是那位判官大人。你们去把事情交给他,之后听他的安排就是。”

    开封府尹出缺,衙门里管事的就成了判官。

    不过这位判官常年请病假,很是辛苦的在三瓦两舍之中体察民情。所以王霄想给他一个彻底退休的机会。

    这次的事情闹的这么大,肯定得有人背锅才行。

    捕头们的职位太低,他们背不动。

    最理想的人选当然是王霄了。他是主管刑狱的推官,简直就是再合适不过。

    可问题在于,王霄的名声非常好。如果仅仅是为了背锅就让他抗下这件事情,肯定会让汴梁城的百姓们不满。

    到时候闹了起来,牵连就大了。

    再加上皇帝的看重,王霄基本上是不可能背锅的。

    既然王霄不能背锅,那再向上的那位整“官家,这世间奇人异士数不胜数。既有岳氏不群这样的得道君子,也有玉面飞龙这样目无法纪的暗夜游侠。微臣是开封府的推官,不是茅山的道士。这种能飞也不是好事情。

    原本的历史上赵煦也是想要扶持力量来抗衡新党的,只是他死的太早没能完成布置。

    现在赵煦发现,眼前的王霄很适合这个角色。

    说话间,内侍进来又送来了几份御史台的奏章。

    赵煦翻看一会就笑呵呵的扔在了桌子上“都是弹劾你的,说你主掌开封府的刑狱,治下却是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必须要你负责才行。”

    “一切听凭官家安排。”王霄头也不抬的喝着茶“其实我挺想去地方上的,贬官也挺好。”

    赵煦来了兴趣“你在广信军的事情,朕特意了解过。所谓造福一方,你是真的做到了。若是朝中诸臣都能像你这样,何愁大宋不能国泰民安。”

    “朕已命人将你弄出来的那个蔬菜大棚推广各地。虽然砖石布帛搭建的花费不菲,可能在冬日里增加农产,的确是一桩大功劳。”

    华夏古代什么都缺,尤其是粮食这种东西永远都不够吃。

    古人一点都不傻,他们也知道副食品可以辅助主食。副食品吃多了可以减少对主食的需求。

    无论是肉食还是蔬菜瓜果都一样,从来都没有谁会觉得太多了的。

    他弄出来的蔬菜大棚增加了冬季的副食品产量,磷矿石肥料增加了所有粮食的产量。

    在农业时代里,增加粮食产量的功劳是谁都无法磨灭的。

    如果仅仅只是开药教授道法,赵煦也不可能如此支持王霄。

    想要得到皇帝这种存在的信任与支持,哪里会是小说之中说的那么简单。

    “官家过誉了。”王霄装出来一副感动的样子“这都是微臣应该做的。”

    “章惇上奏说,要恢复免役,保甲,青苗诸法。你觉得如何?”

    “微臣是开封府推官,只管开封府刑狱。废立法度之事,微臣不懂。”

    赵煦不满的瞪着他“你还是右文殿修撰呢。”

    王霄摊开双手做无奈状“微臣今赶紧走。”赵煦无奈,连连挥手“回去之后把开封府的事情看管妥当,最近这几年,朕都不打算命开封府尹。”

    很明显,王霄是要升官了。

    开封府尹不用去想,那还早得很。不过再升一级做个判官,还是没问题的。

    尤其是在皇帝不设府尹的情况下,判官几乎就等于权知开封府事。

    离开皇宫,王霄并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去了白事铺子买了一些吊唁用的物品。

    没有乘坐马车,他缓步慢行,拎着吊唁用的东西沿着汴河前行。

    走到一家无人的院落外,王霄摆放好各种物品,点燃元宝蜡烛,认真行礼。

    “梦溪先生,一路走好。”

    这里是曾经的三司使,兼任鄜延路经略安抚使沈括的故宅。

    沈括因为永乐城之战牵连被贬,隐居在润州梦溪园内。

    前几日王霄在邸报上看到了沈括因病去世的消息,所以才有了今天过来吊唁的事情。

    大宋风华,诗词歌赋冠绝天下。经济繁荣,民生进步堪称历朝历代之最。

    这里曾经诞生过寇准,范仲淹,王安石,苏轼,辛弃疾,文天祥等等星辰般耀眼的名字。

    可在王霄的眼中,唯有沈括才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人。

    沈存中在务虚的儒家时代里,认真探索科学,绝对是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

    而他毕生心血所写的‘梦溪笔谈’,更是中国科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离开了,却是默(www.zhaishuyuan.cc)默(www.zhaishuyuan.cc)无声,走的静悄悄的。

    “你们根本就不懂。”看着远处大街上的车水马龙,王霄默(www.zhaishuyuan.cc)然摇头“他才是真正能让整个大宋腾飞的人物。”

    沈括是真正的科学家,梦溪笔谈更是囊括了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军事等等各个方面的应用。

    若是整个大宋能够按照他的道路走下去,大力推动科技的进步与发展。

    那日后绝对不会沦落到靖康,崖山,零丁洋的下场!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