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儒家的最后一搏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瓦剌?”

    龙椅上的王霄面露缅怀之色“这个名字,感觉已经很多年没听到了。”

    自从永乐二十二年封狼居胥山之后,瓦剌部落真的已经是消失许久。

    虽然锦衣卫在草原上的密探送来不少有关瓦剌在遥远的草原西方再次崛起的消息。但是他们距离太远了,王霄也没有出兵西域的念头。两边真的是多年未曾有过直接交流。

    现在瓦剌人突然大军来犯,这事怎么看都透露着诡异。

    在印度做了五年总督的于谦,一回来就进入了内阁,并且主管号称“陛下,瓦剌人西去多年,此时突然犯边,这事很古怪啊。”

    王霄悠然一笑,目光扫过大殿上众多的文臣“古怪是有的,不过也不必在意。既然他们敢来,那我们也敢埋。”

    大殿内的武将们纷纷激动起来,一个个昂首挺胸的向着王霄拍胸脯,嗷嗷叫的要率兵去灭了瓦剌人。

    王霄与之前小气的朱元璋,朱棣,朱高炽都不同。他出手非常大方,只要能立下功勋,那是绝对不吝啬于奖赏。

    前两年平定安南叛乱,王霄一口气就封了三个侯爵,七个伯爵!

    现在看到有打仗的机会,军中将领们一个个都恨不得立马披挂上阵去用瓦剌人的人头换取自己的升官加爵。

    王霄沉吟片刻,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震惊的决定。

    “这一次,朕要御驾亲征。”

    奉的,他的话一出,四周人顿时闭嘴,对他怒(www.shubaojie.com)目而视。

    “国有危难,君当亲历之。”于谦丝毫不在意其他人的目光,看着王霄滔滔不绝的说话“陛下身为是汉唐时代那些能文能武的大儒们来做这件事情,绝对不可能轻易就被人察觉消息。

    这种与谋朝篡位相差无几的大事,严守机密是第一要务。

    可问题在于,此时大明的儒家子弟们,早已经没有了先辈们的风采。

    他们偷偷摸摸的聚会商议,自认为是避开了耳目。可却不知道早就落在了一直都对他们重点监控的锦衣卫的眼睛里。

    毫无意外的,这些人商议的整个计划都泄露了。

    他们晚上开完会,第二了。”王霄站起身来“我意已决。”

    十年来的辉煌让王霄有了足够的威严压制一切不同的声音。

    当他做出决断之后,再没人提出异议。

    大殿上不少文官互相对视,目光之中都露出了惊喜之色。

    他们的本意是调动京师周边的驻军外出,没想到王霄居然亲自出去了。这样一来成大事的机会就更大了。

    驻防京师的三大营都被王霄带走,众多的国公国候们也都是一起出征。

    整个京师都变的防务空虚起来。

    也有人提出质疑,说对付不过几万人马的瓦剌人用不着如此兴师动众,只不过是被王霄否决了。

    经过一个多月的准备,二十多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出关杀入草原。

    “陛下。”

    土木堡的时候殉国的樊忠上前行礼“瓦剌人一直打打退退的,看着像是在引着咱们往草原深处走。”

    时隔数年再次穿上甲胄的王霄缓缓点头“我知道,咱们追过去就是。”

    樊忠有些犹豫“可追的太深,这二十多万人马的粮道就危险了。若是被瓦剌人截断,那顷刻间就是大祸。”

    王霄笑了起来“你以为瓦剌人的后勤就比咱们的好?”

    “这些整的很明白了,清清楚楚的指向了一位华夏兵家的巅峰英雄。

    只是大帐里的军将们那都是老油条,没谁会在这个时候跳出来大喊我知道是谁来出风头。

    军将们都是一脸好奇宝宝的模样看着王霄“敢问陛下,不知这位大英雄是何人?”

    所以说,当皇帝想不飘都不行。

    身边的人都在竭尽全力的揣摩你的心思,抓住一切机会投你的所好。所有出风头的机会也都是毫不犹豫的就交给皇帝出风头。甚至没机会的时候,他们还会主动去创造机会。

    坚守了十年本心的王霄叹了口气说“就是冠军侯。”

    “哦~~~”

    一群就差在脑门上刻着我是大老粗,我不读书什么都不懂的武将们当即恍然,连连说原来是冠军侯,果然还是陛下学识渊博。

    对于这帮强行自黑的沙雕,王霄已经不想和他们浪费口水,挥挥手让所有人都出去。

    人性啊人性,真是太让人无语了。

    瓦剌人勾搭着大明三大营不停的向着西北方向移动,王霄这里也是非常配合的不断往前走。

    等到补给线拉出超过两千里地之后,京师里那些早已经按难不住的人终于是动手了。

    一支运送粮草辎重补给的运输队在出关后,半路上遭遇了瓦剌骑兵的袭击。

    运输队损失惨重,几乎所有装着粮草辎重的大车都被瓦剌人焚毁。

    消息传回京师,自然是要尽快再组建一批新的运输队把物资运过去。

    可这个时候,从民夫调遣,车辆征集,到粮草拨付,物资清点等等所有方面都出了问题。

    相关的衙门互相推脱踢皮球。

    这个说我这里还没有准备好,那个说物资走水库房着火,短时间内弄不出来。

    总之就是一句话,想方设法的拖延物资起运的时间。

    内阁三杨那是为官多年的老油条,当即就察觉到事情的不对劲。

    以往这种事情也有,可都是单个事件。像是此刻这种各个衙门口都出问题的,还是第一次。

    “此事你们怎么看?”

    内阁三杨从永乐年间到洪熙年,再到王霄的宣德年间一直都是内阁大学士。他们先前同为太子党,现在同为保皇党。私下里聚会商议早已经习以为常。

    儒家这么大的动作,不可能瞒得过他们。今“这是想断了皇帝的补给,让那二十多万大军全都死在关外!”

    厢房内的气氛有些凝重,这件事情实在是太大了。

    “那我等该如何应对?”杨溥的手有点抖。他们都知道这次的事情背后有很多大家族参与其中。而另外一边又是眼睛里面不容沙子的皇帝。这是要选边站,选错了那就是身死族灭的下场!

    “有什么可应对的!”

    气势十足的杨士奇重重的拍了桌子“我等深受皇恩,自然要以死报国。这帮乱臣贼子欲行大逆,我等要和他们斗到底!”

    “说得好!”

    杨溥和杨荣还没说话,厢房外面就传来了一声叫好。

    房门被推开,原本应该是跟着皇帝去了塞外的于谦,却是让人惊异的出现在了门口。

    于谦郑重其事的向着三人行礼“皇上说,朝中众臣都有可能叛乱,唯有内阁三杨不会。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都是老油条了,三杨看到于谦突然出现在这里,当即就明白这件事情其实皇帝那边早就知道了。

    “原来如此。”杨士奇点头应声“陛下可是要我等捉拿叛逆?”

    于谦拉了张椅子坐下,给自己倒了杯酒水“非也。陛下让三位大人当做什么都不知道。”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