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众正盈朝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魏忠贤将所有剩下的家产都给缴了出来,包括古董字画,宅院田地什么的。

    加上前次给出的四百万两现银,总价值也只有七百万两左右。

    比起十多年后李自成入京,从那些大喊要与贪赃枉法的阉党势不两立的东林党家中抄出几千万两现银相比,那真是微不足道。

    那些只是抄家抄出来的,提前藏起来的都没有找到。更加没有包括田契房产什么的。

    这些银子都被收入了皇帝的内帑,也就是小金库。有了这笔钱,王霄的许多计划也就有了启动资金。

    奶白色的羊汤浓而不腻,撒上半把碎葱花舀一勺羊油炸的茱萸,配上千层酥的芝麻烧饼。这顿早饭让王霄吃的非常满意。

    一旁的北斋看到王霄放下筷子,迈步上前侍候清理。

    却不想被王霄抓住手腕,一把扯到了怀里“用不着你做这些事,正好现在有时间,过来教我画画。”

    北斋此时还没有名份,毕竟先帝刚死,新皇登基实在是不合适。不过她能长随王霄的左右,这可是让无数人艳羡嫉恨的事情。

    那位前任信王妃,现任的新皇后就对北斋极为嫉恨。可惜却拿她毫无办法。

    王霄与北斋手把手的在御书房内绘画,浓情蜜意,蜜里调油。打破这幅风景画的是王承恩。

    “陛下,景教大僧正汤若望奉诏面圣。”

    景教实际上是脱胎于基督教聂斯脱里派,也就是东方亚述教会。只不过真正的景教早在灭佛时期就已经销声匿迹,明朝时期传进来的是真正由罗马教皇派遣的也是毫不逊色。他就是康麻子口中的汤玛法。

    基督教一直想将触角伸入东方,不过一开始什么都不懂采取激进式的传教方式。坚决排斥儒家思想,严禁教民祭。

    不过困难还是要说的“澳门不大,陛下要求的人还有机器可能无法准备充足。从欧洲招募购买的话,需要很长时间。”

    “澳门没有可以去马尼拉找,马尼拉没有可以去巴达维亚找。实在不行,东印度公司肯定有。真要是都找不到,再去欧洲。”

    这年头船舶动力全靠风帆,而且苏伊士运河也没有开通。从西方去往东方,航程都是以年作为计量单位。

    王霄的话让汤若望惊讶不已,知道马尼拉和巴达维亚的人在大明不算少,可知道东印度公司的那就罕见了。更何况听说皇帝继位之前一直待在京城之中。

    汤若望将其当作是有其他欧洲来人靠近了皇帝传授这些知识,顿时心头冒出了危机感。

    “你可以用大明朝廷的名义要求葡萄牙人配合。告诉那些葡萄牙人,这件事做得好还可以继续在那边晒货物。做不好的话......”

    澳门面积狭窄,这么点土地实际上对于和西班牙依靠教皇子午线瓜分世界的葡萄牙人来说并不算什么。

    之所以如此看重澳门,那是因为可以通过这里与大明进行直接贸易,他们要的是贸易权。

    包括荷兰人数次攻打沿海岛屿,西班牙们多次进攻澳门其实本质都是如此,抢夺与大明的贸易权。

    毕竟这个时代里全世界最大的贸易顺差国与出口国就是大明。

    瓷器,丝绸,茶叶都是让整个西方世界趋之若鹜的商品。只要运回去就能赚大钱。

    事关小钱钱,那重要性自然就非常重要。

    历史上葡萄牙人多次帮助大明,甚至提供教官和武器在登莱一带训练新军,为的就是能够维持这份贸易权。

    只可惜这支装备火器的新军因为登莱叛乱,非但没成为大明的拳头,反而是便宜了满清辫子们。

    汤若望离开去做出发的准备,王霄则是打量着他留下来作为礼物的地球仪与世界地图。

    “大地是圆的,真是不知所谓。”

    王承恩担心皇帝会沉迷(www.xinbanzhu.com)于这些奇技yin巧,落下个和先帝一样的坏名声。忍不住的出头劝说。

    王霄随手拨动简陋的地球仪“你知道什么叫做创新吗?”

    王承恩愣神(www.shubao.info),他哪懂这是什么意思。

    “只知道死抱着祖先传下来的东西,那就等于是给自己画了个圆圈关起来。这样永远都只能是在圆圈里转悠。不努力创新的话,终将被历史淘汰。”

    火枪火炮在大明并非什么稀罕物,甚至早在永乐年间就建立了神(www.shubao.info)机营。

    与丰臣秀吉的大军在釜山决战的时候,甚至爆发过东方最大规模的炮战。

    王霄聘请教官,为的是欧洲全新的战术。购买机器和技术,为的是能够大规模生产燧发枪。

    比起火绳枪来说,燧发枪的历史洪流是无法阻挡的。

    大明的工匠技术绝对是世界顶尖,可残酷的待遇环境与官府的xx导致的结果却是大明自己生产的火器成为了只能看着热闹,犹如烟花的笑话。

    欧洲的技术和机器,全新的火器战术编练新军。这就是王霄需要的技术与创新。

    依靠腐烂透顶的卫所与私兵家丁,是没有办法解决问题的。

    “忘了件事情。”

    王霄的手指点在南美洲上的时候,突然想起来自己还有东西要买。

    转身嘱咐忧心忡忡的王承恩“你去告诉汤若望,让他采买玉米,土豆,花生,辣椒,番茄,陆地棉,烟草还有别的。算了,你等等。”

    王霄来到北斋这边,口述这些重要农作物的样子与描述。让北斋画下来并且写上标注。

    足足画了数十份图纸,交给王承恩让他带给汤若望去大量采买种子。还是那句话,钱不是问题。数量质量还有时间才是最宝贵的。

    “辛苦你了。”看着北斋额头上的汗珠,王霄为她端了杯茶。

    北斋目光之中满是感动之色“能为陛下做事,未觉辛苦。”

    自认为有从龙之功的东林党都在等着皇帝的奖励,等着惩戒阉党外加裁撤让他们憎恨不已的锦衣卫与东厂。还有人把主意打到了皇帝的小金库上,想要弄钱出来花销。

    对于这些,王霄一概不理。

    对于朝中大臣,那些营营苟苟的全都按上阉党的罪名治罪。毕竟现在想要给他们挂罪名最为简单不过。

    这些人抄家也为王霄贡献了不少的银两。

    加上之前不过是杯水车薪。

    各地赈灾,河道修缮,发放官吏俸禄什么的就是个无底洞。

    更别说还有辽饷。

    每年至少六百万的辽饷就是个吸血鬼,趴在大明的身上敲骨吸髓,一直吸到大明灭亡为止。

    这些钱王霄是准备用来编练新军掌握枪杆子的,谁也别想动。

    “众正盈朝。”

    看着手里的奏章,王霄笑的直拍桌子。

    明末的时候有许多在后世称为笑料的故事。像是头皮痒,水太凉什么的。

    不过其中最为可笑的,就是这个众正盈朝。

    东林党的大忽悠们就是用这句话弄垮了大明朝。一群伪君子真小人硬说自己是正面人物,忽悠皇帝拱垂而治,将整个国家都交给他们打理。

    崇祯皇帝相信了,然后大明就灭亡了。

    现在这些人又把这个话题扔到了王霄的面前,准备忽悠他把整个国家交给这群伪君子们败光。

    在王承恩疑惑的目光注视下,王霄拿起朱笔在这份奏章上写下了一个字。

    “滚!”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