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皇商第一单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对武则,这是一道很简单的选择题。

    当下武则道,“也没办法计算啊。”

    “有办法的。”裴绍卿道,“为了抄录这一幅黄绫卷轴,刘掌院等八名学士,一共花掉了六个多时辰是吧?”

    刘祎之说道:“确切点说,是六个时辰又七刻。”

    “那就是说,要计算六个时辰又七刻的工钱。”裴绍卿道。

    “这个不对。”武承嗣道,“颁行道:“那便计算抄录吏的工钱。”

    说到这一顿,又问:“抄录吏月俸禄米各多少?”

    刘祎之答道:“流外官分九等,抄录吏的等级也有高有低,但若一概论之,月俸大约为一千钱,禄米约二十石。”

    裴绍卿点点头又道:“禄米二十石,折一万钱、月830钱,也就是抄录吏的平均月收入为1830钱,算上逢年过节的赏赐福利,月收入应该有3000钱。”

    刘祎之点点头说道:“流外吏员的正当俸禄差不多就是如此。”

    “灰色收入不讨论。”裴绍卿笑笑,又道,“月收入3000钱,按30,至少需要十六名抄录吏,抄录四道:“启禀道,“若是朝廷采买五万卷,臣可以更进一步将此书成本价压低至1500钱!”

    “好。”武则的是成本价,臣虽说是皇商,但是皇商也是商啊,也是需要食利的。”

    武则道:“你竟敢与朝廷言利?”

    “这有何不敢的。”裴绍卿道,“皇帝也不能差饿兵哪。”

    “就六万贯,多一文钱都没有。”武则道:“这样的话,臣有一个请求,秘阁藏书由卷书转录为线装书的项目,必须得交由臣来操办。”

    “而且其采买价格,”

    “得以成本价往上浮五成。”

    “可!”武则,光是售卖经史子集给关陇贵族以及山东士族就够他赚个盆满钵满了。

    何况就算是1500钱一册的祥瑞诗集,裴绍卿也有得赚,他早就计算过。

    他刚才拿来给武则天他们看的样书是一页纸只录一首诗,但是实际刊印肯定不可能这么浪费,实际刊印时不仅正反面都要刊印,而且每一面要印刷两首甚至三首诗,五言绝句的话一面甚至可以印六首诗。

    所以根本就用不了两刀蜀纸。

    半刀蜀纸就已经是绰绰有余。

    还有抄工,这个就更是全省。

    因为他根本不打算让人来抄,而是准备采用活字印刷术。

    所以四万册一分摊,其成本价充其量也就一贯钱还不到。

    而且裴绍卿还准备改进造纸,用遍(www.fanwai.org)布秦岭的毛竹来造纸,到时候纸张成本也会更进一步降低,利润率也会更高。

    最后他还能卖诗集。

    这本诗集卖给朝廷是成本价,卖给关陇贵族和山东士族就不可能是这个价格,怎么也得五贯。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