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3章 佛道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满宝和白善等他们都送过礼,这才上前将他们买的长命锁拿出来送给小皇孙,很普通的锁,估计他这一辈子都不会戴上,因为他外祖母给他送的一块要好看多了。

    皇帝看见周满却想起来了,笑道:“说起来,你就有一块长命锁,好似和老五的一样?”

    满宝一头雾水,从脖子里拉出她从小就不离身的长命锁,问道:“这个?”

    皇帝只看一眼便认出和老五的一样,笑着点头,“不错,是老五的外家送的吧,似乎是商州的一个银匠打的。”

    五皇子从后面挤上来,看了一眼,也点头,“是和我的那块一样。”

    皇帝就笑问,“你的那块呢?”

    五皇子就不好意思的笑,“父皇,我年纪都大了,早不戴长命锁了。”

    “你出生时身子不好,你外祖父费了好大的劲儿给你打回来祈福的,你看周满就一直戴着。”说到这里,皇帝看向她身后的白善,突然笑道:“你要不是早早和白善订了亲,你和老五有这个渊源在,倒是很合适的。”

    满宝就抬头看了一眼五皇子,正好看到他脸上的痘痘,心里有点儿嫌弃,五皇子心里想的却是她在朝上把王大人气晕的事儿,还有去年她告御状时的胆大包做亲一类的话。

    赵六郎等人眼睁睁的看着白善和周满上前与他们的父兄坐在一起,平白比他们高了一辈儿。

    当然不是食不言了,皇帝一边吃一边说话,点评了一下菜色后就提了一下他和皇后打算过两话。

    和皇后一次出门,又不是微服,偷溜是不可能偷溜的,所以要经过大臣,尤其是京兆府的同意。

    今过的,山下善人居士们捐的香油钱他们都要先留足自己吃的,剩下的才会捐出去。

    她道:“还不如交给唐县令和郭县令他们去做呢。”

    皇帝微怔,想了想后看向一旁的白善,含笑问:“你也是这样认为的?”

    白善想了想后道:“赈济灾民,安顿百姓本也是县令之责,且是朝廷出手,百姓只会越发感念陛下和小皇孙吧?”

    皇帝就叹气道:“可这次只是一道小灾,这次赈济了,下次再遇到这样的小灾祸,朝廷若不赈济,只会越发落得埋怨;而赈济了,国库有限。”

    所以对于小灾小难,朝廷虽然会派官员主持,却很少出手赈济,反倒是会提倡县里和乡里的大户出手,大家互相帮扶一下就过去了。

    只有灾难严重起来,朝廷才会出手。

    皇帝为什么那么喜欢往护国寺里捐香油钱?真的全部是捐给护国寺的?

    不过是借他们的手,转一道再让予百姓罢了。

    至于被他们截留一部分,皇帝并不以为意,出家人也是要吃喝的,他们代众生苦,他们侍奉也是应该的。

    皇帝将这些道理说给满宝听。

    满宝不明白他们怎么就代众生苦了,更不明白当和尚有什么苦的。

    “既然这么苦,为何不当道士呢?”满宝就是单纯的不解,“我有朋友是道士,他们就从不觉得苦,与我们一样每日要劳作、念经,我问他们觉不觉得苦,一个说,虽也有缺衣少食的时候,但又饿不死,他们总比一般人多些问卦烧香的香油钱;我另一个朋友说,世间比他们苦的人何其多,他们都觉得苦了,那让那些比他们苦的人怎么办呢?”

    皇帝笑道:“他们倒是想得开,他们多大了?”

    “比我大两三岁吧。”

    皇帝更乐了,“这是他们还没长大,所以感受不到。佛说众生苦乃轮回之苦,这世间贫困的人很多,佛家愿意拿出粮食和财物帮助他们,他们没那么痛苦了,而佛家少了东西,吃穿用度降低,这就是他们的苦了,所以说代众生苦。”

    满宝和白善一脸的迷(www.xinbanzhu.com)茫,俩人对视一眼,更不解了,“可他们所得不还是信众给的吗?并不是他们劳作所得。”

    皇帝笑道:“那是我们供养菩萨的,既是供养,那自然就是他的东西了。”

    白善就问,“你们为什么要供养菩萨?”

    “自然是有所求了。”生老病死,江山、社稷、还有这普,人若苦闷了,便上山拜一拜不定好运便来。但神(www.shubao.info)鬼是不会为凡人改变命运了,既是凡人厉劫,自然要自己挺过去的,神(www.shubao.info)鬼能帮的有限。”

    他们只能小声嘀咕,“总感觉他们做好事是轮了一圈又回来了。”

    皇帝掀起眼皮问,“你们想说什么就大声的说,何必嘀嘀咕咕的?”

    满宝就清了清嗓子道:“守清道长就从不觉得做道士苦,反而觉得很自在。信众是因为信奉老君,需他代为祷告才给道观捐钱捐物的。”

    皇帝想了想后道:“佛家也如此。”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