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章 引子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唐县令和杨县令都没告诉老唐大人白善和满宝的事,但告诉过老唐大人,魏知自益州水患后就一直在查益州王。

    老唐大人和皇帝也都知道,因为犍尾堰决堤一事,魏知一直觉得益州王要负主责,朝廷给他的处罚太轻,所以他盯着益州王皇帝和老唐大人一点儿也不惊讶。

    但皇帝吃惊于他竟然这么早就和白启的后人联系上了?

    那他查到了多少东西?

    魏知倒不隐瞒,将他当初偶尔查到白家,以及这四年来和白家的联系一五一十的说了。

    说白了,魏知根本就没想到益州王是想造反,他就是想查到十二年前益州王杀害白启的证据,以及拿到十二年前益州王贪墨犍尾堰的证据。

    和杨唐两家不同,魏知出身寒门,他可不觉得益州王贪墨这么多款项只罚没一些封地就可以了,他四年前之所以默(www.zhaishuyuan.cc)认皇帝的处罚方式是因为他拿不到主要证据,不能定死益州水患是因益州王起,不然,剑南道几十万人,他不信磕不死益州王。

    他实在没想到,益州王做的事比他想的可大多了,这也是他默(www.zhaishuyuan.cc)许与唐家结盟的原因所在。

    皇帝等他叙述完便问,“白启之子叫什么?”

    “叫白善。”

    皇帝恍然大悟,毕竟他刚刚才想起那三个有趣的孩子,“那个叫周满的孩子……”

    魏知怔了一下,他刚才可没有提过周满的名字,但他还是顿了一下后道:“是周银的遗孤,不过据说那孩子从小被她大伯收养,她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世,也是近来才知道的。”

    皇帝就想起当初在观里她说的那番关于益州王的话,他忍不住叹了一口气,这算不算是话。

    皇帝便皱了皱眉,问道:“魏卿怎么不应?”

    “陛下,他们只是两个十二三岁的少年,这样的大事不应该把他们牵扯进来。”魏知已隐隐有些后悔刚才提起他们那个了。

    皇帝就笑道:“怎么,你还怕朕吃了他们不成?放心吧,他们进了京城,朕自然会保护他们的安全的。”

    魏知抿了抿嘴,那是在他们做引子前吧?

    等他们做了引子,皇帝还能不能想起他们另说,就算想起,到时他们扯进这么大的事里,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要他们的命,皇帝愿意为了保他们付出多大的代价?

    但这些思虑魏知都不能说出口,权衡了一下,他只能低头应下。

    因为他明面上的任务是巡视,暗地里的任务才是查探益州王的谋反证据,但在他之前已经有人出发,他最多算是给人打个掩护。

    所以魏知一点儿也不急,慢腾腾们的收拾好了东西后才带着一众手下出京,他打算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巡视过去,益州城排在中间。

    而要进益州,可以先拐道巡视绵州,到时候可以去见一见刘老夫人和那两个孩子。

    白善和满宝对此一无所知,他们现在依然站在春风中痛并快乐的背书呢。

    大半本书,白善和满宝反复背诵,终于在被罚一个月后将所有文章都背了下来,通过检查,庄先生终于容许他们进书房上课了。

    至于白二郎,他还差三篇课文,不过念在他是初犯,庄先生也法外开恩的让他跟着进去了。

    白善和满宝都惊呆了,凑在一起小声道:“早知道是这样,前几过释义,他可没记多少,更别说制文了。

    白善和满宝也觉得难,毕竟这本书都是他们自己读,自己翻的典籍解析出来的,先生可没讲过,所以制文还是很有难度的。

    三人做一套卷子愣是在书房里坐了一下午,直到下人找来说要吃晚食了,庄先生才敲了敲桌子道:“满宝,将卷子都收上来。”

    满宝放下咬着的笔,又磨蹭了一下给师弟们挤了挤时间,这才去收卷子。

    庄先生手边按着卷子,摇着扇子问他们,“这一次吃足教训了吗?”

    三人连连点头。

    庄先生:“那以后还敢犯吗?”

    三人连连摇头。

    庄先生认真的看了他们一会儿,挥手道:“既如此,你们出去吧,对了,今日府上有客,你们不要过于活泼,要持重知礼些,知道吗?”

    正要蹦起来欢呼的三人按捺住自己,连连点头。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