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这绝对是某位学识渊博的大家之作(求订阅求票票)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三字一句的《三字经》一出口,余主事的脸色顿时一变。

    愣愣地看着余三郎摇头晃脑地背诵着这既像是童谣,又如同儿歌般。

    偏偏又富有寓意与哲理,还有大量经典故事掺杂其中的字句。

    仅仅六个字,便将孟母三迁的典故给呈现出来,跃然眼前,简直简练到了极致。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夫君,三郎背的这些……”妻子有些揣揣不安地看向余主事,却被余主事抬手拦住。

    足足背诵了约数十句后,余三郎便停了下来,可是,学识渊博,已然从中听出了不少滋味,意犹未尽的余主事忍不住问道。

    “继续啊,怎么不背了。”

    余三郎有些沮丧地摇了摇头道。

    “没了,陈五哥说,后面还有很多,但是,孩儿买的糕点,只能学这么多……”

    “……那小子怎么能这样。”余主事半他是说谁手上得来的文章,不过陈五哥说过,这篇文章的名字叫《三字经》。”

    余主事大手一击,满脸果然不出我所料的模样笑道。

    “《三字经》……好名字,三字一句,如童谣歌诀,通俗顺口又易记,若非是博学鸿儒,焉敢以经命名。”

    “三郎你能一心向学,为父方才险些错怪了你,这样罢,这块碎银你且拿着。

    明日再去跟陈五郎继续学。争取将这篇文章尽数记下抄录。”

    “到时候为父也好借你的光,欣赏欣赏这《三字经》的全文。”

    “是的父亲,孩儿知道了。”

    “嗯,去吧,先且将今日你记得的这些字句抄录下来,抄录完,再过来用饭,老夫和你娘会等你。”

    看着三郎快步而去,余主事欣慰地抚着长须,不禁心生神(www.shubao.info)往。到底是哪一位大儒的作品暗中传出……

    莫非是孔颖达?又或者是萧德言?

    #####

    “五弟回来了?”陈二郎笑眯眯地抬起了头来,看向站在门口的陈五郎,笑着招了招手道。

    “快快过来,怎么样,今过的经典故事……”

    “好厉害,如此简练之极的文字,偏偏还能够讲述如此之多的大道理,必定是哪位博学鸿儒之作。”

    “是啊,反正我觉得咱们太学的博士,怕也没这能耐。”

    “对了学长,你这文章,是从哪抄录来的?”

    “我这是抄录了我表兄的,我问过我表兄,表兄他也不知,他是从一位执友那里抄来的……”

    #####

    孔颖达愣愣地看着手中的纸张,上面抄录着不少《三字经》的内容。

    这是他无意中听到了街边的市井百姓家的小娃娃念唱出来的《三字经》。

    当时可真把他惊得不轻,亲自下车去询问那小娃娃。

    才知道,如今长安城中,这类似童谣儿歌般的《三字经》已经传扬了不少日子。

    之后,便开始让人去收罗这《三字经》的内容,直到如今,终于收罗得到了全文。

    干瘦的脸上,满满地都是嫉妒和阴沉之色。便是他,也不得不承认,以自己之才,想要创作了《三字经》这样的作品。

    若是给他足够的时间,仔细地推敲揣摩。也不是搞不出来,但是,他孔某人却怎么也没想到过去这么弄。

    结果现在,这《三字经》一出,街边不识字的稚童都能够玩着游戏,朗朗上口地在那里念唱出来。

    孔颖达将《三字经》与现如今专门给学童启蒙的《千字文》反复对比之后,不得不承认。

    《三字经》更加的通俗易懂,而且字句简单,又还朗朗上口,而且里边大量的故事都有着启迪人心的作用。

    绝对要比《千字文》更加的适用于学童开蒙,可以说,若是让天下读书人共推的话,这堪堪问世没有多久的《三字经》,必定会成为众望所归的开蒙之书。

    书房门外,管事孔知书悄然地步入了书房之中,朝着孔颖达一礼之后,侍立于一旁。

    孔疑达抬起了头来,“打听出来了没有?”

    “老爷,小人经过了多番的打探,却一直没有头绪。许多人都是相互传播,都觉得应该是一位了不得的博学鸿儒弄出来的。”

    “可是,就怎么找也打探不到那《三字经》的源头,还有其创作者……”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