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3章 残酷的历史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乐涵对陈宇的考验显然没有结束,继续和颜悦色道:“掌了博古架的眼,博古架上还搁着挺多奇珍异宝呢,不如请陈先生一并帮忙看看?”

    “好啊!”陈宇点了点头,十分平易近人。

    但殊不知,他越是如此,等他爆发时,报复就会越猛烈。

    如果乐家愿意跟他合作,那他帮合作伙伴看一千件古玩都没事。

    如果乐家拿他当免费劳动力涮着玩,后果将极其严重。

    抬眼望去,只见紫檀木博古架上摆着不少好东西,金银器颇多。

    东周的金兽、唐代的鎏金龙首银项链、唐代的鎏金团花镂空银香球、唐宝相花茶托、唐折枝团花鎏金银渣斗、西汉玉人、西汉玉仙人奔马……等等。

    陈宇自然不可能全给点评了,他没那么大的瘾,也没那么大的心。

    他只是挑其中几件重点的进行点评。

    先拿起那条唐代的鎏金龙首银项链。

    银链两端为龙首,链为龙身,龙首与银链为一体。龙首为独角长嘴,巨目龇牙,大耳长须,鼻上卷,口含圆环,环为锁扣,各部位结构巧妙合理,制作精细,使用方便。龙首为铜质外包银,表面鎏金,链银质,链与龙首铆接,牢固耐用,是一件具有很高艺术装饰实用品。

    陈宇淡淡说道:“这东西,是五兵项链的变种,也是集大成者。”

    说到这里,他戛然而止。

    因为‘五兵项链’四个字,就是这条项链的精髓所在。

    所谓五兵项链,目前比较通用的说法是:两晋乱世时,妇女所戴,状如兵器的项链。不仅仅是项链,也可以是发饰等装饰物。

    五兵,指斧、鉞、戈、戟、战轮。

    为啥要带五兵项链?目前考古学界有两种说法,其一,这些都是佛教的法器,与两晋时期佛教的兴盛有一定关联。

    其二,就十分残酷了。

    晋分西晋和东晋,西晋之前,三国乱世。西晋之时,八王兵变、五胡乱华。西晋灭亡,东晋偏安江南,南北朝分立百年,刀兵不息、战乱不止。

    直到隋文帝杨坚统一过,使我有洛阳二顷田,焉能配六国相印?

    朱元璋但凡能填饱肚子,他都不至于去参军造反,创建大明。

    官府想打仗,强拉壮丁,如果花木兰家不派个人去参军,就得满门抄斩。

    这就是五兵首饰的典故,这就是残酷的历史真相。

    随着陈宇的讲述,在场的人们听得如痴如醉,忘却了呼吸。每个人,都十分庆幸,自己生活在现代,生活在一个安居乐业的太平盛世。

    再看向五兵首饰,他们觉得,那上头沾满了封建王朝的鲜血。

    很显然,乐洋他老子虽然是这条五兵项链的主人,但乐洋他老子没有陈宇这么深的古玩造诣,他应该从来没对家里人讲述过这个典故。

    “不对啊。”苏晴眼尖,意识到不对,询问道:“你手里这条五兵项链,是唐朝的。而且它的形状也并非五兵,而是金龙!”

    “花生姐,恭喜你发现了盲点。”陈宇笑道:“这是唐朝的五兵项链。”

    “唐朝基本上是接了隋朝的基本盘,并发展到鼎盛,唐朝北方虽有突厥袭扰,但对盛世大唐构不成太严重的威胁。安史之乱前,唐朝也是太平盛世。”

    “太平盛世,妇女们自然不用在身上佩戴武器,随时准备自杀。”

    “但女人们爱美的心始终不变,两晋时期流行的首饰,唐朝的女人们也想仿古,就跟现在流行古风是一个道理。”

    “而随身佩戴五兵,杀伐气那么重,哪个婆家敢要?”

    “所以她们就把五兵换成了龙凤之类,能彰显盛世大唐气魄的形状。”

    “原来如此。”听陈宇的讲述,在场众人恍然大悟。

    再望向陈宇的眼神(www.shubao.info),便不由多了几分敬意。

    这小子才多大啊?尽管他是乐洋的偶像,可他年纪比乐洋还小。

    这个岁数,居然能对历史有如此深刻的认知,真乃奇才。

    反观乐洋,整唱……尼玛,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

    宫装美妇人乐涵凤眼里的赞许是藏不住的,生了一个不肖子的她,对陈宇这种青年才俊,那叫一个欣赏。她多希望,乐洋能有陈宇的一半水平……

    不过,事实是,陈宇不是乐洋,不是她儿子,更不是乐家族人。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该提防,还是要提防。

    乐涵给陈宇做了个请的手势,示意陈宇继续赏鉴其它古玩。

    陈宇知道,乐涵还想看自己的本事,说明乐涵还在犹豫到底要不要跟他合作共同对抗任家。既然如此,那他就继续展示自己的鉴古才能好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