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章:乱世嬷嬷的遗愿(9)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再说南方陪都,如今因为虞帝南迁,已经勉强能算新都的金陵那。

    刚刚搬过来不到半年的户部和兵部,都在最近几京城守住了,却没说是谁守住的,朕记得当时的京城当中,应该并没有留有什么名将吧。

    而且既然京城守住了。

    怎么会没有人过来报捷?

    这可是大功一件,平常绝大多数武官不是应该争着报捷抢功吗?

    这次怎么连功劳都没有人要。

    你确定京城真的守住了。

    不是出了问题?”

    虽然说京城守住听着是一个不错的好消息,但是这个好消息怎么听都觉得很是奇怪,正常来讲,京城守住明明是大功一件,守城的武官肯定得赶紧快马加鞭过来报捷。

    希望借此升官之类的。

    这是数百年不变的道理,哪里有兵部得到消息,捷报还没来的道理,这种不正常的情况,明显不像是京城守住了,反倒像是京城虽然守住了十万犬戎大军的攻击,但是本身也被其他贼人给占了的感觉。

    “这个……陛下,臣……”

    还别说,兵部尚书他是真压根没想到这点,他光想着京城守住算是个好消息,压根就没派人去详细调查京城内部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再加上他又把乔木的部分彻底抹除掉了,这份奏折看起来自然就更奇怪了,有种没头没尾没过程的感觉,被皇帝给挑出漏洞也正常。

    一时间,兵部尚书压根不知道怎么回答,还是兵部左侍郎赶忙站出来,继续行了一礼,回禀说道:

    “回禀陛下,京城真的守住了。

    西沙郡昨日来报,犬戎右贤王正在聚拢大军准备出兵攻打京城。

    犬戎的这番行为,足以证明京城的确守住了,否则他们压根不需要再聚拢大军攻打,至于说,京城究竟是谁守住的?这个臣不敢说!”

    “不敢说?

    朕还是第一次听说,不敢说有功之人名字的事,你且旦说无妨。

    朕赦你无罪。

    朕倒要看看谁能让你不敢说。”

    听兵部左侍郎这么一说,虞帝立刻有了兴趣,当即便好奇问道。

    而兵部左侍郎在得到虞帝口头许诺的赦其无罪之后,立刻说道:

    “谢陛下隆恩,请陛下容秉。

    数个情报部门递回来的消息都说京城是在一位姓高的老嬷嬷手里守住的,或者说,整个京城,完全都是由那位姓高的老嬷嬷守住的。

    是她以一己之力守住的。

    情报里说,那位高嬷嬷如神(www.shubao.info)如魔,钢筋铁骨,刀枪不入,同时还力大无穷,能够驱使火焰,是她挥舞着皇宫门前的一根铸铁鎏金柱。

    在犬戎万箭齐发之下。

    一柱打死左贤王,横扫八方。

    犬戎士兵放火烧城时,她更是飞身而起,一呼一吸之间便将京城当中的火焰全部吸到嘴里,然后转过头来,又将那些火焰喷吐出来。

    烧死了数千犬戎士兵。

    再之后……”

    兵部左侍郎他倒是想把话给说完,可是上面的虞帝已经听不下去了:“够了,你在跟朕说什么胡话?

    这朝堂之上……

    是让你讲神(www.shubao.info)怪话本的地方吗?

    还喷火烧死数千犬戎士兵,就是白莲教的那些个疯子,也不敢这么胡编乱造,你堂堂一朝堂官员。

    朕赦你无罪。

    是让你在朝堂上忽悠朕的吗?

    朕看起来像个傻子吗?”

    对于虞帝而言,他最恨的就是有人欺骗隐瞒他,而此时兵部左侍郎说的这些内容在他看来,已经不是欺骗了,是在光明正大羞辱他。

    这让他如何不气,不恼。

    那是当即就猛的站了起来,且相当气急败坏的指着兵部左侍郎就骂,恨不得直接把他拖出去斩了。

    而此时朝堂当中,不知情的官员基本都是一脸震惊的看着兵部左侍郎,以为他是在瞎胡说,找死。

    而知情的,或者曾经收到过类似情报的那些官员,则基本都是一脸怜悯的看着兵部左侍郎,摇头。

    他们为什么要把有关于乔木的内容删减掉之后再上禀,不是他们真的丝毫不相信那些内容,而是他们清楚,以虞帝的性子而言,是不可能在没有亲眼见过类似情况发生之下,去相信这么离谱的事情的。

    为了避免麻烦,还不如隐瞒。

    等哪。

    “陛下,微臣没有说谎啊?

    也绝不敢忽悠陛下,各大情报部门传递回来的消息的确如此啊。

    诸位大臣们都可以作证。

    他们都是见过那些情报的!”

    看到虞帝气恼,兵部左侍郎这才有些慌张的左右打量了下,并且用期盼的眼神(www.shubao.info)看向周围几位大佬。

    希望他们能够帮自己作证。

    然而四周无人响应。

    “够了,来人,把他拖下去。

    杖责三十,回去自省。

    还有,退朝!”

    气恼之下,虞帝也没什么心情继续上朝了,说完便冷哼了一声。

    拂袖离开。

    朝中大臣也都迅速散去。

    只剩唯一说真话的那个受刑。

    最关键的是,这家伙受刑还没人同情他,都觉得他是自作聪明。

    想着越过上级捞功之类的。

    如今不还是自作自受。

    而与此同时。

    右贤王那边总算把粮草和大军全部都集齐了,此时正带着大军。

    朝着京城逼近。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