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漩涡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啊嚔————”

    河南彰德府洹上村,某个坐在河边树荫下悠然自得的钓着鱼的大胖子冷不丁的打了个大喷嚏。他有点莫名其妙的揉着鼻子,嘀咕着:“没感冒啊……怎么突然打起喷嚏来了?是不是有人在背后念叨我?”

    在他身后,一位温润如玉、风度翩翩的佳公子微笑:“怕是朝中那些大人物又在暗地里诅咒父亲了吧。”

    大胖子哼哼两声:“这两年老夫一直在洹上村钓鱼听小曲,什么都没干,他们为何要诅咒老夫?”

    佳公子微笑:“在他们眼里,父亲掌握着北洋这个庞大的集团便是原罪,只要您一日不交出手中权柄,他们便一日寝食不安。”

    大胖子冷笑:“想让老夫交出手中权柄?他们倒是先掂量一下自己能不能接得住!”轻描淡写间,一股难以言喻的霸气勃然欲发,令人令变。

    只有长期掌握生杀大权、在尸山血海中爬出来的狠角色,才有这样的气势。哪怕他现在的打扮跟个普通的富家翁没有任何区别,光凭这气势,就绝不会有人傻到将他当成普通人。

    所以真不要相信什么扮猪吃老虎(www.fuguodu.pro),在外让各方豪杰谈虎(www.fuguodu.pro)色变,回家被老婆丈母娘当成无能废物肆意侮辱这样的情节。一头猛虎(www.fuguodu.pro)哪怕是吃饱喝足了,躺在树林里睡大觉,也能把人吓到大小便**,大气都不敢喘。一个人如果总是被人当成个废物肆意嘲笑、侮辱,那他多半就是个废物。

    这位显然不是废物,相反,他的存在让整个大清王朝如芒刺在背,寑食难安,欲除之而后快却又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袁世凯,北洋集团的灵魂人物,在李鸿章死后一家独大,统治着整个北方的大枭雄。

    袁世凯出生于河南项城,家境不凡,叔祖官至漕运总督,参与过镇压太平军和捻军,他老爸是地方豪绅,凭亿近人,捐了个同知官位,也挺吃得开。他显然不打算像他老爸那样捐个官做做就算了,他要走一条不同寻常的路。他从小就酷爱兵书,经常不惜重金搜罗各种版本的兵书战策,每得一本必昼攻攻读,废寝忘食,被人称为“书呆子”。

    书呆子一直不是什么褒奖之辞,但如果那个书呆子沉迷(www.xinbanzhu.com)的是兵书战策这类书籍,那就相当可怕了。第一个沉溺兵法的书呆子是赵括,虽然在长平之战中葬送了赵国主力,留下了“纸上谈兵”的骂名,然而却给秦军造成了自商鞅变法以来未曾有过的惨重伤亡,秦国国势急转直下,此后好长一段时间里对六国的战争连战连败,让六国一路怼到了函谷关。若不是秦军在长平之战中损失了那么多精兵强将,打死六国都不敢去摸一下函谷关的边。南北朝的时候也出了个酷爱兵书的书呆子,叫陈庆之,这个书呆子后来带眘七千白袍军渡过长江,把南梁的劲敌北魏国都洛阳都给铲了……所以说,酷爱兵书的书呆子真心惹不起。这位书呆子参加过几次乡试,每次都给刷了下来,一怒(www.shubaojie.com)之下将诗书什么的全给烧清光了,爷不考八股文了,爷去从军!

    瞧瞧,喜欢兵书的书呆子最后都是要走上这条路的。

    结果这条路走对了。弃文从武之后他便平步青云,一路高升,种种机缘巧合之下居然成了封疆大吏,总督朝鲜!甲午战争中,北洋集团遭受重创,他趁机崛起,奉朝廷之命收拾北洋余烬,在,就算他想交出军权,只怕也没人敢接,更没有这个能耐接。

    陪他钓鱼的是他的庶子袁克文,今年才二十岁,是个帅得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大帅哥。这位大帅哥没有继承袁世凯在军事方面的才能,吟诗作对的本事却是一等一的好,还精通书法,写得一手好字,同时酷爱昆曲,更喜欢收藏书画古玩,在这方面挥金如土,简单的说就是个败家字。不过这个败家子却颇得袁世凯欢心,毕竟老袁学文不成,连乡试都没过,实是一大遗憾,庶子却弥补了这一遗憾,他自然开心。

    袁克文说:“父亲,今:“还没看呢,有什么新闻?”

    袁克文笑说:“今他是卫公再世,白起重生呢!”

    袁世凯呵呵一笑:“那帮耍笔杆子的懂什么啊!卫公再世,白起重生?他们知道李卫公、白起这两个名字意味着什么吗?只会瞎吹博人眼球!”

    袁克文说:“报纸自然是夸大其辞,不过听说那李团练使也不过二十出头的年纪,在苏北屯垦起家,一边种田一边组建团练,只用了三年时间就拉出了一支如此强悍的团练武装,将如狼似虎(www.fuguodu.pro)的徐州、淮西豪强打得大败亏输,也是有些本事的。”

    袁世凯眯起眼睛:“徐州、淮西的豪强武装历来是朝廷的心病,那帮家伙剽悍野蛮得不像话,连一省巡抚都敢绑架,无法无:“父亲,他确实是有些本事,但说他是你的劲敌,是不是太夸张了点?”

    袁世凯说:“你不是带兵打仗的料,自然不懂在那种一马平川、河道纵横的战场想击败三倍于己的敌军到底有多难,就算是把为父放到他的位置,也不敢说能够赢得这么漂亮!”

    袁克文若有所思:“听父亲这么一说,此人倒是不容轻视了。”他随即笑了笑,“不过现在父亲已经是北洋的领头人,手握六镇精兵,而他还是个小小的地方团练头目,谅他也威胁不到你。”

    袁世凯哼哼一声:“没有人规定小小的地方团练头目就不能获得晋升的……载沣一直想找一个这样的人物来与我抗衡,现在他算是找到了,肯定不会放过的!等着吧,用不了多久他就会像火箭一样蹿升,载沣就算拔苗助长,也要把他拔高到与我抗衡的位置,他等这样一个人物已经等了很久了!”

    袁克文有点紧张:“那我们是不是应该先下手为强,设法将他收入麾下,或者除掉他?”

    袁世凯沉吟片刻,说:“我倒挺想结识一下这位少年英杰了。”

    袁克文说:“那……孩儿这就派人跟他接触?”

    袁世凯点了一下头。

    袁世凯猜得一点都没错,得知苏北有这么一号人物,不花朝廷一分钱,三下五落二就将桀骜不驯的徐州、淮西豪强联军打得全军覆没之后,果然动心了。他拿着张人骏的奏折去找海军大臣载洵,把奏折交给他,兴奋地说:“没想到年轻一代里居然有这样的:“确实是个人才……只是,摄政王,你该不会是想起用他吧?”

    载沣说:“这样的人才自然应该重用的。他会练兵,我就给他练兵之权!袁项城不把朝廷放在眼里,所倚仗的不过就是北洋六镇,我就让他在南洋也练六镇精兵,我看那个死胖子还能不能睡着觉!”

    载洵面色微变,低喝:“摄政王,你是嫌大清死得太慢么!?他是汉人,汉人!大清的情况你是知道的,这样的人才如果是满人,就是不可多得的英才,再怎么重用也不过份;可如果是汉人,那就是天大的祸害!一个袁项城还不够,你还想扶起一个更年轻、更具攻击性的么!!!”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