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梁山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荒武星

    自从一代武林神(www.shubao.info)话宋易飞,横空出世,扫清六合,建立大宋王朝,距今已经过去了七十一年。

    世道变迁,沧海桑田!

    随着时间流逝,经历了当年一番打击之后的诸多武林门派,又重新兴旺了起来。

    武当、少林、的到影响力,整个大宋王朝也难有出其左右者。

    底层的武道馆馆主,有不少都从梁山武道场走出去,然后在自己家乡开辟事业。

    为了维持自己武馆,也为了自己的学员有一个好的晋升渠道,全都和梁山武道场保持联系,相当于分支机构。

    这次梁山武道场的大庆,有大半的人员,都是这些基层武馆的馆主,和自家的优秀弟子。

    梁山武道场的大庆只是一个噱头,更多的还是梁山武道场收徒大会。

    那些馆主带弟子过来,就是为了拜入梁山武道场。

    武道场不讲究什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一套,只要自己愿意可以随意更换道馆,拜不同的人员为师。

    武道场的师傅,也更类似于学管的老师,是进行广泛的教学。

    而最近十多年,梁山武道场干的更彻底,完全摒弃师徒那一套,采用简单分类教学,分成不同的等级,每个师傅只教一门课,一段时间。

    一个在梁山武道场学习的学员,按照计算的话,从入馆到结束,可能要拜几十名师傅。

    这种频繁的拜师,几乎把师傅的威望,师徒关系的纽带影响,降到了最低,

    在大门派看来,几乎是彻头彻尾的离经叛道。

    原本大门大派就已经觉得武道场是异类,现在更是把梁山武道场当成了怪胎。

    要知道,原来在正经的门派里,师傅对于徒弟,可是有着生杀予夺的权力。

    一个徒弟一辈子基本上只拜一个师傅。

    门派和门派之间的交流,基本上就是比武切磋。

    就算是同门之间,也绝对不会肆无忌惮的互相拜师学习。最多彼此交换一下修炼心得,这已经十分难得了。

    能够彼此交换武功,进行学习的,那必须有过命的交情才有可能。

    梁山武道场刚刚推出这种教学模式的时候,在大宋王朝引起过巨大的反响。

    千百年的规矩早已经深入人的骨髓,梁山武道场跨度实在有点大,就连很多同层次的武道馆都无法接受。

    很多武师教徒弟,都是当儿子教,指望着徒弟养老。

    也正是因为这个制度的推出,让本来如日中,强行推行这种制度。

    这使得很多优秀的教师离职,梁山武道场出现过巨大的空虚期,衰弱了好一段时间。

    这也是梁山武道场经营了这么多年,占据起。

    天下第一武道大会!

    谁都没有想到,这个听上去霸气,真正的武林人士看来有些可笑的大会,依托于现在繁荣的社会,产生了不可思议的连锁反应。

    第一届武道大会的举办,使得其中稍有名气的参赛者,直接成为大宋王朝的武道明星。

    一切源点都是信息传递的功劳。

    宋易飞离开的时候,公布了天机阁用来传递情报的手段,使得大宋王朝对于信息的传递,比原来快了千百倍。

    这个看上去小小的改变,使得整个王朝产生了巨大的融合力。

    其他的事情暂且不提,梁山武道场举办的天下第一武道大会,正是因为信息的及时传递,每一场比赛,都成了大宋王朝平民茶余饭后的消遣话题。

    明星效应所带来的后果就是,那一届所有的参赛选手,几乎都赚的盆满钵满,数钱数到手抽筋。

    其中最多的参赛选手就是来自梁山武道场。

    也正是借助于那一场大会,梁山武道场再度繁荣,并且远超以往。

    今年是梁山武道场六十周年,也是第三届天下第一武道大会比赛的日期。

    ……

    “老姐,快开门!不好了!”

    已经八十九岁的宓临冬,看上和二十多岁的没什么区别,一席白衣,风度翩翩。此时的他,正一脸苦色,拍打着梁山武道场最深处,一间隐秘的修炼室石门。

    轰隆隆!

    石门缓缓的打开,一个满头银发的老妪,正盘膝坐在一个白玉雕琢的蒲团上,闭目修炼。

    听到宓临冬进来的脚步声,老妪也不睁眼,语气淡漠的问道:“什么事?”

    “老姐你可要帮帮我!今年武道大会的人太多,仅凭我和芸瑄有点压不住!”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